为了避免现有名称对有色人种的污名化,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monkeypox)的英文改为mpox。
法新社报导,世界卫生组织于28日发出声明,“经过与全球专家一系列谘询后,世卫将开始使用更可取的新词汇mpox,作为monkeypox的同义词。两种名字会同时使用一年,并逐步淘汰monkeypox一词。”
世卫在交流时会使用mpox,并鼓励他人遵循这项建议。
该病毒起初是于1958年在丹麦的研究用猴子身上被发现,因此命名为猴痘,但几种动物身上都能发现这种疾病,最常见于啮齿动物。
人体最初发现这种疾病则是在1970年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此后人传人案例主要局限在某些西部与中部非洲国家,属于地方性流行病,会引起发烧、肌肉酸痛和皮疹等症状。
但是今年5月,猴痘开始迅速扩散至全球,主要是透过男男性行为传播。
世卫今年已接获来自110个国家通报、共约8万1107起感染病例和55起死亡案例。
公卫专家及男女同志、双性恋者、跨性别者维权人士纷纷呼吁废除猴痘这个名称。
他们认为,将这种病毒称作猴痘并不精确,也涉及对非洲种族主义的刻板印象,不利于全球防疫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