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8日讯)美国中期选举将在11月8日举行,众议院的全部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的35个席位将改选。谁将掌控参众两院,将决定未来两年拜登政府将是“大刀阔斧”还是“绑手绑脚”。
美国之音报导,一般来说,美国中期选举集中在地区议题,也就是影响当地民生,老百姓关心的经济或者就业等问题。然而,随著美中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与北京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姿态,“中国”已经成为2022年中期选举竞选活动中随处可见的一个字眼。
获得前总统特朗普支持,参与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席位角逐的共和党候选人万斯在竞选中说:“我们不能再对中国软弱,我们要停止向那些仇恨我们的人输送属于美国的就业机会”
万斯的对手,民主党候选人瑞恩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似乎更胜一筹,“这是我们与中国的对决。中国偷走了我们的制造业工作,现在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两位候选人都支持继续执行301条款,对中国商品施加关税。
在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奥兹将“对华强硬”(get tough on China) 作为重要的竞选口号之一,写在了自己的竞选网站上。奥兹是一名胸外科医生,他主持的健康节目《奥兹医生秀》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
密苏里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该州总检察长施密特用竞选广告披露对手与中国的投资关系。明尼苏达州第2选区的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克雷格,期望用对中国强硬的态度迎战她的挑战者。
在亚利桑那州,共和党挑战者马斯特斯认为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对美国国家安全产生了威胁,其对手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凯利则是刚刚通过的晶片法案的主要推手之一。这项法案旨在扶植美国的半导体工业,以抗击来自中国的挑战。
新泽西拉玛珀学院政治学副教授陈鼎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在这场中期选举里是重要议题。当选举双方高度分化、选情焦灼时,必须要找到一个足够突出的,足够吸睛的问题来吸引选民的注意。一个外部敌人和对手更容易让当地选民团结起来,支持某一位候选人。”
乔治华盛顿大学战略计划主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前华盛顿新闻中心主任塞斯诺对美国之音说:“总的来说,中国已经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安全威胁,不仅仅是一个竞争者,而是对手。这种论述越来越强,而且两党都在这样做。”
国会的中国法案年年增加
根据美中贸易委员会(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统计,在过去5年,国会有关中国的法案直线上升。
在2017年之前,每届国会提出的有关中国的法案大概在200到250个左右徘徊。自2017年起,这个数字直线上升。在上一届国会,有关中国的法案大约是639个。而这一届国会,这个数字已经超过700个。
拜登政府最近通过了几个有关中国的重要法案,包括《晶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国家关键能力防卫法案》(National Critical Capability Defense Act) 和《防止强迫维吾尔人族劳动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晶片与科学法案》将为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与研发提供527亿美元的投资,以抗衡中国对晶片行业的大量补贴。《国家关键能力防卫法案》将为美国公司对外投资建立审查机制,旨在限制美国企业投资中国科技企业。而《防止强迫维吾尔族人劳动法》禁止新疆强迫劳动产品进入美国。报导指,这几个重要的法案都得到民主共和两党议员的高度支持。
总体来看,来自中西部几个大州的候选人打出“对华强硬牌”的机率更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舒纽尔告诉美国之音:“中西部历来是制造业的基地,但是在过去几十年来,许多制造业岗位流失到了其他国家。所以这里的蓝领阶层选民不认为全球化对他们有利,两党候选人都会去试图利用这种情绪。”
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企业事务项目主任阿什顿对美国之音表示,中西部选民的情绪是“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在这些社区的人民将自己生活水平下降直接与“对中国不够强硬”或是“让中国占便宜”的态度联系起来。
民意调查机构皮尤公司今年的数据显示,有82%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创历史新高。相比起来,在2017年,这个数字大约是47%。与此同时,民调也显示,中国日益糟糕的人权状况是让美国民众特别反感的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候选人将会顺应民意,持续对华强硬态度。专家指出,虽然民主共和两党都支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但是民主党在措辞上稍有收敛,并试图强调通过外交手段与中国沟通。而共和党的论述则更为激进,并且在中国的红线问题——台湾议题上立场更加明确。
美国538民意调查网站(FiveThirtyEight)的最新报告显示,共和党约有70%的机率将能够重新执掌众议院。
政治风险公司欧亚集团的阿什顿表示,共和党如果成功重掌众议院,他们将更加著重对台支持,采取铁腕手段保证美国技术不会流入中国,以及切断美国对与中国政府有联系的中国公司的投资。
阿什顿补充表示,目前的国会对中国的态度让她有些许担忧。她说:“最让人担忧的一点就是,目前在中国问题上只有一种声音。不管你是与民主党人交谈,还是与共和党人讨论,只要谈到中国,基本上就会的得到一个对华强硬的答案。”
她补充道:“这也意味著,在我们的政治格局中,可能缺乏足够的空间来更细致地讨论我们的对华政策应该是什么。议员们如果提出任何听起来不是那么强硬、激进和鹰派的政策,就会被指责对华软弱。”
It’s us vs. China.
China is out-manufacturing us left and right and it’s time we fight back. We’ve got to go all in and it starts by investing in Ohio workers.
We won’t back down from this fight. Never bet against Ohio. pic.twitter.com/TVa2qPiQOy— Tim Ryan (@TimRyan) March 2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