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9日讯)美国政府当地时间周一宣布运送新一批价值10亿美元(约44亿5700万令吉)的武器到乌克兰,并将直接从国防部的库存出货,缓解先前被指责实际到货不及承诺40%的窘况。若检视各国对乌克兰援助数据,会发现美英两国捐赠最多军火、法国偏好金融、德国类别平均但捐武器“说比做多”。
台湾中央社报导,根据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截至7月1日的统计,全球对乌克兰承诺援助总金额达807亿欧元(约3680亿7270万令吉),前3名是美国、欧盟和英国。
西方阵营在俄乌战争中团结一致挺乌,但从前述统计分项数据,可略窥各国对这场战争的不同心思。
倾力最多的是波罗的海和东欧小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分别捐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0.7%和0.5%给乌克兰,在所有援助国占比最高,凸显他们位在欧陆东、北缘靠近俄乌的“唇亡齿寒”危机感。美国和英国援助额各占其GDP的0.2%,德国和法国则分占GDP的0.09%、0.08%,不过他们也另透过欧盟援助乌克兰。
欧盟旗下如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对乌克兰主要提供金融方面的援助,承诺额达123亿欧元(约561亿令吉),占总援助的78%。
波兰军援“说到做到”
检视各国分别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美国426亿欧元(约1942亿9860万令吉)总额有超过一半是军事援助,人道和金融援助各为89亿欧元(约405亿9290万令吉)、99亿欧元(约451亿5390万令吉)。
英国军援乌克兰38亿欧元(约173亿3180万令吉),占总额62亿5000万欧元(约285亿625万令吉)的61%,且近90%武器已运抵乌克兰。法国援乌总额20亿8000万欧元(约94亿8688万令吉),高达87%是金融类,捐赠的武器只能算是零头。
德国承诺援乌33亿4000万欧元(约152亿3374万令吉),其中43%是军事、22%人道救援、34%金融。但尴尬的是,基尔研究所指出,德国实际交付乌克兰的武器不到一半。
对乌军援“说到做到”的国家包括:波兰100%到货、爱沙尼亚98%、挪威96%,英国和捷克都近90%。
英国要俄输到不能再侵略
英国和法国都是军火制造出口大国,为何援乌重点不同?《纽约时报》引述曾派驻美国和欧盟的法国外交官维蒙分析,英国、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对俄乌战争的目标,是孤立俄国和其总统普京,但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则较倾向未来仍能与俄国开启对话。
换句话说,英国使劲提供军火的背后思维,是让俄国在战场输到不再能发动侵略,而曾在6月说“绝不要羞辱俄国” 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将援助重点放在维持乌克兰金融运作的非军事面,较能带来日后坐上俄国谈判桌的机会。
英国《金融时报》另外指出英法不同调的一个背景,英国是唯一参与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五眼联盟”的欧洲国家,比德国、法国更能掌握普京的野心,对俄政策自2014年俄国占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以及2018年俄国在英国境内毒害间谍的事件后变得较鹰派、靠拢美国立场。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初期就对捐助武器迟疑,源于二战战败以来少谈国防、避免对战区提供军火的忌讳,后来随情势所迫而宣布大笔军援,“迟交率”却过半,德国《明镜》周刊直言,俄乌战争以来“肖尔茨政府的被动已变成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