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7日讯)“好看的小车千篇一律,有趣的后备箱万里挑一。”今夏,在中国多地,一些小汽车掀开后备箱,露出内里乾坤。
中新社周日报导,夜幕降临,有的私家车后备箱改造成了“冰粉摊”,有的是“解忧杂货铺”,有的叫“摆烂酒馆”。近日,将汽车后备箱文化与消费深度结合的“后备箱经济”在中国悄然兴起,吸引民众感受“烟火气”,成为城市夜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后备箱经济”的出现催生了“后备箱集市”这一新兴经营业态。在北京、广州、杭州、西安等地的街面,利用后备箱露营摆摊的集市好不热闹,一辆辆被精心装饰过的汽车后备箱依次排开,售卖著不同的产品,吸引了不少民众围观购买。
报导指,“后备箱集市”(Car Boot Sale)最早来源于欧美国家,车主们开著爱车,带著衣服鞋帽、日用杂物、书籍光碟、家具等,利用后备箱空间进行“跳蚤市场”交易,这也是当时欧美乡村文化的一部分。
据兰州某“后备箱集市”主理人刘兴童介绍,参与其“后备箱集市”的车主大多是“80后”(1980年后出生)、“90后”(1990年后出生),交易商品涵盖饮品、零食、手工艺品、文创品、鲜花等多个类别。
不同于传统地摊经济
与传统地摊经济不同,年轻人的加入,赋予了“后备箱经济”新的活力和生机。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表示,“后备箱经济”是一种新的消费场景,满足了当下人们对“烟火气”、经济复苏的渴望。
有网民认为,“后备箱经济”的持续兴起,是关注生活体验、注重情绪需求的新生代消费者群体崛起的信号,让新冠肺炎疫情下原本疏远的社交距离缩短了许多。
在此意义上,“后备箱经济”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经济功能,同时兼备社交、文化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寓“市”于“乐”的多维需求。
“后备箱经济”投入小、门槛低、回本快。其主体参与者,或是利用业馀时间增加收入,用后备箱摆摊赚外快;或是创业的年轻人,后备箱摆摊则是生存的门道、引流的渠道。
疫情阴霾笼罩下,“后备箱经济”给了他们新的希望与可能,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城市“夜经济”,但也诱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隐患。
需明确“限行”规则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无人管理的“后备箱集市”,除了占道,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侵犯知识产权、影响正常经营秩序等问题。
后备箱摆摊灵活性强,有时连摆摊地点也不固定,有网民称之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此一来难免有“一锤子买卖”之嫌,一旦出现问题找不到摊主维权。
有专家表示,要在“后备箱经济”发展与城市治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甩手”。
《北京晚报》刊文称,对新生的“后备箱经济”,可以多一些包容,但对“后备箱集市”的无序,不能放任自流。既然是利用汽车后备箱来推销商品,就应该有明确的“限行”规则。
赖阳说:“场地有法人责任,商贩有个体工商户责任。商贩办理经营手续,合法纳税。这样才是真正的‘后备箱集市’。”
时事评论员韩志鹏分析认为,“后备箱集市”贩卖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情怀和氛围,“这种新业态,也考验一座城市的管理智慧”。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北京晚报》评论称:“符合城市特点、遵守管理规范、便民不扰民,才是‘后备箱经济’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