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日讯)中国房地产业危机加剧,多个省市出现购房者集体拒付住房抵押贷款的现象,导致预售屋“烂尾楼”持续增加。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房地产业危机进一步向金融体系扩散的危险信号。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彭博社周三引述花旗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房地产项目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长期停工以及房价骤跌,截至本月12日,中国22个城市的35个房地产项目出现购屋者集体拒付抵押贷款。
目前房地产项目延迟交付率最高的首3个城市为郑州、长沙和昆明,这3个城市延迟交付的房地产单位都达到当地总数的20%或以上。
已经构成威胁社会稳定
报告警告,购房者不惜冒著影响个人信用报告的风险拒付房贷,凸显出房地产的风暴已影响大量的中产阶级,并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此前已在应对开发商债务问题的商业银行,必须为购房者违约做好准备。
报告估计,停贷潮可能引发高达5610亿元人民币(3703亿3700万令吉)的不良贷款,等于总体未偿还抵押贷款馀额的1.4%。
中国《每日经济新闻》报导,有受访业主表示,夫妻二人2020年10月以总价75万元人民币(49万5100令吉)、首付30万元人民币(19万8000万令吉)、月供4000多元人民币(2641令吉)买下了一套98平方公尺的新房,“首付不仅花光了我们两人和公婆的全部积蓄,还从亲戚那里借了些才凑齐”。
张女士直言,听到项目停工的消息“都懵了”。据她描述,她去工地现场时一个人都没有,“每天心里承受著折磨,也不敢告诉公婆真实情况,因为那些钱已是他们存了十几年的全部积蓄”。
中国房地产业去年受“3道红线”束缚陷入萎缩,中国政府今年初开始持续松绑楼市,力求由此推动整体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各地出台楼市宽松政策超过460次,覆盖城市超过200个,政策内容包括放松限售限购、降低首付比例、以及降低房贷利率。
台湾中央社报导,为刺激经济发展,近期多地颁布千奇百怪的救房市政策,包含团购买房、公务员要帮忙卖房,还有“西瓜换房”等促销,在在显示中国房产不振的事实。
美国之音中文网报导,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出现了问题。
报导引述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多年来以发展土地财政、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发展,在唯国内生产总值(GDP)挂帅的考核标准下,实际是不断透支,形成资源配置浪费,变成畸形的财政状况。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本来的一个经济大支柱就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与房地产相关,然而现在已基本腰折。
谢田指出,眼下中国已有3、4亿套房地产卖不掉,整个经济下滑的时候,很多人失业,也没钱去买,导致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
他解释,房价上涨的时候很多人会害怕,消费者因此会想必须买;一旦房价出现下滑,消费者就会想是否会继续下滑,反而不买。销售下滑导致整体破灭,贷款成为呆帐,涉及到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和还贷能力。
专家指如美国次贷危机
谢田指,一旦房企破产,很多银行也会跟著垮掉。现在银行已经开始出现问题,村镇银行挤兑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还有资金到期被人偷走、公款卷逃,这显然与经济下滑有关。
谢田并指,中国这个危机有点像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有点像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危机,与1929年美国经济萧条。
他称,现在制造业萎缩、金融危机、房地产危机,三大危机凑再一起。中国经济发展畸形,过度依赖房地产,本来就是个万病缠身的人,现在又出了车祸,加了一个清零政策,就是病情恶化、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