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2日讯)台湾的中山大学研究团队从泰国等7个亚洲国家出产的14项鱼干产品中验出微塑胶,以日本产臭肉鳁含量最多,台产丁香鱼干则平均吃31条就可能摄入1个微塑胶。这项研究结果登上国际顶尖期刊。
根据中央社报道,国立中山大学今天表示,研究团队从泰国等7个亚洲国家出产14项鱼干产品中,分别验出微塑胶;分析发现,其中将近80%是塑胶纤维、其次是塑胶碎片,种类以聚乙烯(PE)为主,研究结果获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刊登。
研究结果指出,各国产品中以日本产“小鳞脂眼鲱”(俗称臭肉鳁)含量最高,平均每只鱼就含有2个微塑胶;泰国产的丁香鱼(侧带小公鱼)则含量最少,平均要吃超过500只小鱼干才可能会吃到微塑胶。
至于台湾常见的丁香鱼干,平均食用31条鱼干就可能意外摄入1个微塑胶。其馀国家产品平均会摄入1个微塑胶的小鱼干食用量为,越南14只、韩国8只、中国及斯里兰卡约3只。
微塑胶或来自废水排放
微塑胶如何进到小鱼干中?研究团队说明,可能是来自废水排放,或海漂垃圾主角“塑胶”,降解后进入海洋生物体内,透过海鲜产品进入人体。虽然微塑胶在小鱼干的含量可能会受小鱼的种类和大小的影响,但研究发现微塑胶已存在不同国家渔产品。
中山大学海科系教授兼海科院院长洪庆章指出,小鱼干是亚洲非常普遍的开胃小菜或零食,主要以鳀科及鲱科鱼类制成,这些滤食性鱼种主要以水中藻类及浮游生物为食,容易在进食时摄入细小的塑胶微粒,并累积在体内;西方国家主要食用鱼片肉,因此鲜少接触容易累积微塑胶的鳃、肠胃及内脏,但亚洲人在食用小鱼干时却是整尾食用,增加消费者摄入微塑胶的风险。
呼吁减少塑胶用量
洪庆章说,这些海洋微塑胶除了会影响海洋生物生存外,最后还是回到人类餐桌上,目前对人类健康的冲击还不是很确定,是未来急需研究的课题。他也呼吁减少塑胶用量、确实回收,避免更多塑胶制品进入海洋环境。
研究团队包含,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斯里兰卡籍研究生Nathangi、博士生Veran、博士后研究员陈煦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瓦基分校教授郭劳动、中山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黄柏荣及斯里兰卡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大学教授Kama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