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日讯)“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会先来”。不少中国“00后”(2000年后出生者)正选择“未雨绸缪”,立下遗嘱。年轻群体的遗嘱中,财产类型更多元,“虚拟财产”被列入清单。
据中新社周日报导,中华遗嘱库日前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简称《白皮书》),首次公布“00后”遗嘱数据: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较上一年增长14.42%。遗嘱财产以银行存款为主,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的处置占比为17.3%。
尽管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认为立遗嘱是不吉利的事情,但《白皮书》数据显示,从2017年起,立遗嘱的人群中出现不少年轻人。5年来,“80后”(1980年后出生者)立遗嘱人数增长了近13倍,“90后”(1990年后出生者)增长近10倍。
疫情改变人们认知
《白皮书》统计发现,立遗嘱的“90后”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为了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另一常见原因是为了照顾家人;还有人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认知,更加珍惜眼前人。通过遗嘱来表达自己的关心,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在“00后开始立遗嘱”的微博热搜话题下,有网民表示不解:“这也太著急了吧!”也有网民认为:“年轻人不避讳谈死亡,观念越来越先进。”“从法律层面预估风险,值得学习。”
评论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写下遗嘱,并不代表著他们轻视生命。相反,直面死亡对人有著特殊的意义,也会让人更懂得珍惜。
有新闻评论引述心理学家的话指,写遗嘱也是一种人生规划,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到底能够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写遗嘱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自己生命的过程,也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
提倡正面积极遗嘱观
也有中国报章发文呼吁,立遗嘱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跟风的事。在现实中,也时常出现遗嘱纠纷案件。这方面的风险意识,需要得到尽快普及。应在社会层面提倡“正面、积极”的遗嘱观,突破不必要的传统观念桎梏,让更多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财产。相应的公共服务、政策法规更需要与时俱进。
“‘00后’立遗嘱,年轻人权利意识的折射。”《中国青年报》的评论认为,死亡不祗是一个生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在合适的时间,通过法律的方式来明确自己的身后事,也增加了年轻人抵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心。“00后”遗嘱涉及的个人资产,包括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说明年轻人的物权观念已随著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上述文章进一步分析,随著个人财产的继承分配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年轻人立遗嘱的现象将更加寻常。相关部门要加强继承法律常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为提高遗嘱有效性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