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26日讯)中国东方航空(简称东航)MU5735班机,周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山区坠毁,事故周六进入第6天,搜救人员仍在努力寻找第2个黑箱,至于机上的132人仍未寻获,至今只找到一些遗体残骸。
澎湃新闻引述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周六雨后的搜救核心区十分泥泞湿滑,救援力量仍在全力搜寻第2个黑箱,大型机械在对核心区进行挖掘作业。
央视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进入救援现场的农场伐木人员在勘察地形,他们负责清理植被,为救援创造更便利的条件。现场还能看到,救援人员腿部深深陷入淤泥中,脚踩进去很难出来。
让家属与亲人情感连接
除了搜救行动,对失事飞机乘客家属进行心理安抚,也是事发后的重点工作之一。事故发生当天,机上乘客家属陆续赶到当地。根据中国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周五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截止当天上午10时,375名失联乘客家属获安排到事故现场吊唁。
有乘客家属使用陶罐,在事故搜寻现场装了一些泥土带回家。对此,东航飞行事故心理救援专家组组长尹平表示,救援组为乘客家属准备了专门的陶罐,装上坠机现场的泥土,用这样的方式让家属与亲人情感连接。
对于家属心理安抚工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告诉澎湃新闻,一般来说,空难乘客家属的心理创伤期,可大致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急性应激阶段、愤怒情绪释放阶段、讨价还价阶段、抑郁阶段和接受复原阶段。
他说:“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心理干预,对很多人来讲,亲人突然遇难造成的心理创伤可能是持久的。”
家属创伤可能长期存在
祝卓宏指出,心理危机是心理平衡被打破而导致的一种崩溃状态,所以心理急救不是以技术为主,而是以救援对像为中心。
他表示,需要密切关注救援对象的需求和反应,主要解决当下的一些现实问题,满足救助对象的吃穿行等基本需求,并加强基础保障,特别要避免患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亲属,因情绪波动而出现危象。
而他从这两天的新闻报导中发现,有些机上乘客亲属已经出现应激障碍迹象,如情绪爆发崩溃、急性精神障碍(意识恍惚、认知层面上的思维障碍、失眠、不动不语等症状)。他说,这时候,精神科医生就要评估好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处理。
祝卓宏又指,不同的事故灾难类型、不同的人群,采用的干预方法和手段都不同,甚至每个救援人员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最重要的是对突发情况的判断和处理。
他强调,心理干预一定是一种对方能接受的,非侵入式的方式,这点一定要小心。
祝卓宏提到,空难不是自然灾害,会涉及到寻找遇难者遗骸、事故原因追溯、后续理赔等复杂问题。只要这些问题没解决,这个创伤口就可能长期存在,难以自行愈合,所以更需要持续的社会支持和追踪。
避免外界干扰再次伤害
对于外界干扰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祝卓宏表示,灾难事故发生之后,救援对像处于急性应激阶段,特别是处于丧亲的哀伤悲痛阶段,应该给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要小心处理一切与之相关的内容,没有经过允许的帮助,往往是一种干扰或伤害。
他指出,报导时要尽量做到模糊化——不要说具体的人物、事情,不要透露具体的身份、不要详细地记录一些案例,否则会带来很多干扰。同时,也不要放大遇难者或幸存者的某个标志性物件,这会产生“聚光灯效应”,家属在未来生活中很容易被激发出创伤,受到持续刺激。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高级工程师吴坎坎则表示,要减少挖掘家属隐私。
他指出,谣言的散布伤害其实更大,会对其他航空公司的空乘、地勤人员,特别是检修人员及其家属,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他们可能此前就产生了不安全感、压力感,导致出现更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