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表示,发现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76%的动植物消失,但是少数幸存蛇类通过躲在地底、可长时间不进食两大优势,得以在极端环境继续生存,并演化出现今已知的3000多个品种,踪迹遍布全球。
根据香港东网报导,团队利用化石结合数据分析现代蛇类之间的基因差异,重建蛇类演化史,发现现存蛇类都可追溯到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幸存的物种。团队指,小行星撞地球后引发地震、海啸等,但蛇类和部分哺乳类等少数物种幸存,食物链崩溃。
而蛇类适应性很强,能在没食物情况下生存长达一年,并在黑暗中狩猎,可能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团队认为,这种创造性破坏形式的灭绝事件,灭绝了恐龙及白垩纪蛇类等竞争物种,使蛇类能够前往新大陆开拓新的栖息地和新猎物,其中首先登陆亚洲,从而繁衍出眼镜蛇等不同分支。
目前除了南极洲,全球各洲都有蛇类踪迹,生活在海洋、沙漠等大多数生态系统中。研究报告周二(14日)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