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6日讯)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日前收治了一名多脏器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的女病患,医生从家属了解关于患者的饮食习惯,发现患者发病和进食大量寿司有关。
中新网报导,36岁女子阿芳(化名)住在深圳,一向来身体都非常健康,直到一个月前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症状,上网查询资料后认为只是小毛病,加上担心现在疫情期间会被要求隔离,便自行购药服用。
然而,3周后情况仍然未能解决,甚至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还出现发高烧40度不退,且嗜睡还反应迟钝,家人见状便赶紧将她送往医院求诊。经过检查后,医院排除阿芳是因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胃肠外科二值陈春宇主治医生发现她呼吸浅促、意识淡漠,而且皮肤和眼结膜可见广泛分布出血点。
医生急查发现,阿芳血氧饱和度不足90%,严重感染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体内的多个脏器系统逐渐出现功能障碍、衰竭,因此送往加护病房抢救。医生透露,阿芳当下随著病情恶化,出现了严重的“死亡三联征”,即重度低体温、严重酸中毒和凝血机能障碍。
对此,医生询问家属关于阿芳平日的饮食习惯,得知对方平常喜欢是寿司等生冷食物,这次发病前还曾进食过大量的寿司。医生各项检查结果,认定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的元凶就是沙门氏菌。
医生认为患者是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生冷食物,大量的沙门氏菌经消化道入血,造成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性休克,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经过20多天的治疗,阿芳各器官功能逐步好转,生命体征也逐步稳定,并脱离床边血透机、呼吸机、升压药等器官功能支持,最终好转出院。
据了解,感染沙门氏菌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和呕吐等,发病者一般在接触感染源后1至3天内出现症状。而患者、无症状携带者、家养以及野生动物均可成为沙门氏菌属的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