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1日讯)中美首阶段贸易协议只闻楼梯响,美国原定12月15日向1560亿美元(6511亿2800万令吉)中国货加征15%关税的期限也步步逼近。彭博社周四报导,一些消息人士透露,现在中美经贸谈判处于敏感的、决定成败关键的阶段。他们谨慎地认为,轻易崩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在上周晚些时候的视频会议中,美国贸易代表莱蒂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和中国副总理刘鹤同意双方加快达成协议,以避免新关税生效。
消息人士称,在那次视频会议和最近的其他电话会议中,两国官员在打击知识产权盗窃和协议执行机制等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
不过,他们表示,双方难以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纳入的其他承诺细节达成一致,包括特朗普要求的农产品购买安排和具体取消的关税。
嫌中方让步不够
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三在白宫向记者说:“我们继续与中国谈判。中国希望达成协议,问题是:我想达成协议吗?因为我喜欢现正发生的事。”特朗普在之前一天曾表示,若不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就把关税加得更高。
特朗普当天稍后在参观苹果公司在得州奥斯汀的厂房时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直言是因为北京的让步未够,才令他不愿去敲定协议。特朗普说:“我可以对你说,中国比我更想达成协议。(但)我不认为他们(把让步)提高到我所想的地步。”
路透社报导指,中美贸易谈判之所以困难,也因为白宫内部对于应该如何对付中国仍有歧见,以及特朗普仍有可能在最后一刻否决任何达成的协议。
另一边厢,中国官方媒体也在继续采取强硬路线。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周三推文称:“很少有中国人相信两国很快能签下协议,中国希望达成协议,但也为最坏情况,即持久的贸易战做好了准备。”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本周早些时候,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结束的对巴西的访问描述为他的今年“最后一次”出国访问,表明习近平目前没有计划在2019年的最后几周前往海外签署协议。
中美双方已经开始讨论由双方部长级官员签署协议的可能性,而不是安排由两位首脑参加的更复杂的签字仪式。
了解中方想法的消息人士透露,刘鹤可能以“特使”身份去签署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