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26日讯)中国青海省投资集团(简称:青海投资)上周五未如期汇入偿付债券利息,爆发债务违约,恐颠覆过去外界认为北京或出手介入,不会坐视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爆发债务违约的看法。
综合媒体报导,去年12月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标普)评级,才将青海投资从债信展望“负面观察”名单中剔除。标普当时指,青海投资获政府支持,尽管流动性疲软,未来仍能支应短期金融债务。
青海投资是铝制品生产商,官方当局曾讨论稳住青海投资事宜,但最终仍让其爆发违约事件,显示官方对抢救产能过剩产业的高财务杠杆公司意愿不高。
中国共产党高层上周五重申,化解金融风险是今年优先政策。部分市场分析师将青海投资视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此次违约事件恐重燃外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约的预测。
澳盛银行集团信用策略部门主管贾里摩尔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违约事件……恐带来系统风险。”
另外,在中国经济成长趋缓压力加大情况下,北京全力激发民企小微企业的活力,清欠民企帐款更受到高度重视。路透社报导,这凸显中国法律层面的缺失和建立长效机制的迫切性。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日前表示,第一阶段全国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共清偿民营企业帐款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约980亿1900万令吉),其中农民工工资等欠款得到优先清偿。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称:“中央企业做了表率……先把拖欠民营企业的欠款先清了。”他强调,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其中最关键是要解决法律缺失的问题,要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以保障上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