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发现,白饭吃得再多,似乎不会增加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新加坡媒体报导,这项研究以当地华人为研究对象,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一组研究员,通过分析《新加坡华人健康调查》的资料,并展开追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研究发现,白饭吃得再多,似乎不会增加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但是,研究指出,如果少吃白饭,转而以面条或肉类来取代,反而可能增加患病概率,不如以面包代替白饭来得更好。
更多新闻:
澳洲研究发现 吃土比减肥药有效
澳洲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研究显示,老鼠利用“吃土”是有益的,老鼠吃某种土的减肥效果,比服用减肥药的效果更好。
《每日邮报》报导,澳洲南澳大学人员研究吸收抗精神病药物的方法时,意外发现“吃土”的奥妙。
澳洲南澳大学博士候选人丹宁(Tahnee Dening)指出,研究发现特定泥土能够吸引脂肪,阻止脂肪被身体吸收,让脂肪简单通过消化系统,可能找到了治疗肥胖症的方法。
研究团队通过喂一组肥胖的老鼠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减肥药“奥利司他”(orlistat),第二种则是“蒙脱石”(montmorillonite)的土。
研究结果显示,吃土的老鼠体重减轻最多,与减肥药相比,吃土更容易让动物体内排出脂肪。
报导指出,“蒙脱石”的粒子结构能将脂肪牢牢锁住,有效阻挡身体吸收脂肪。另一方面,“奥利司他”是一种很强的减肥药,可助刺激身体消化脂肪。
更多新闻:
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时期?
(华盛顿、北京29日讯)美国太空总署(NASA)稍早曾警告,更加寒冷的冬天正临近,并将带来创纪录的低温。有研究认为,这或许意味地球将进入史上第2个“蒙德极小期”(小冰河时期或小冰期)。
中国新浪网报导,科学界正警惕著太阳活动一种更大的变化周期。有研究认为,太阳活动从1920年进入一个太阳活跃期(现代极大期)。
一些专家认为,太阳活动当前的极大期或正结束,开始向“蒙德极小期”(太阳黑子非常稀少的时期)转换。这种极小期被认为是“小冰期”产生的原因。
“小冰期”概念由美国科学家马瑟斯于1939年提出,约自15世纪初起,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于20世纪初结束。
据NASA定义 ,“小冰期”为1550至1850年间,全球气温偏低时期。其成因尚不明确,主流说法是与太阳活动偏弱有关。该说法亦成了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目前太阳活动正减弱,或意味著太阳活动正在走向新的“蒙德极小期”。期间,地球最上层的空气会冷却收缩,导致地球降温。这也是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方式之一。
有科学家指,太阳活动减弱或对地球天气产生影响;更甚者觉得地球将在不久经历小型“冰河时代”。
中国天文台太阳磁场和太阳磁活动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张军指,太阳活动周期与地球天气的联系仍有待确认,太阳活动极小期是否意味著地球变冷,仍然不能完全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