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23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4年再次访伊;习近平此行计划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及推动“一带一路”。
综合报导,习近平结束埃及的访问后,于当地时间周五晚上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展开中东三国之行最后一站。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等伊朗官员、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到机场接机。
习近平当晚向伊朗政府和人民问好,并指中伊均为文明古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贡献人类文明,两国人民千百年来借古丝绸之路互通有无,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他又指两国建交以来,在政经、文化等领域不断发展,中伊关系当前有新发展契机,乘势而上提高双边关系和务实合作水平。他最后期待中伊能就双边关系、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期间,习近平也将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及总统鲁哈尼会面,讨论双方加强经济及政治合作。两国将会签署多项协议,包括中国会为伊朗兴建两座核电厂。而伊朗则希望能吸引中国价值约300亿美元(约1281亿令吉)的投资。
伊朗驻华大使阿里早前表示,习近平访伊期间,两国将签署“相当数量”的双边合作协议,涵盖金融、高铁、自由贸易区、能源4个范畴。
伊朗拥有极重要战略地理位置,濒临中东海上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为中国“一带一路”重要部分。习近平在《伊朗报》发表署名文章,就提到“一带一路”,指中国愿跟伊朗“在公路、铁路、海路、网路领域深化合作”。
阐释中国中东政策
伊朗最近与国际社会关系趋向和缓,与美国、中国等六国达成核协议,获撤销制裁后,中国抢先访问伊朗,足见重视程度。
在前往伊朗之前,习近平周四在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阿盟总部演讲时,阐释了中国的中东政策。
他表示,中国要做中东和平建设者、中东发展推动者、中东工业化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他强调,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习近平指,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这里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这是中东人民的向往。中东蕴含希望,各方要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