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4日讯)如果天气再热一点、气温再高4度,地球上1/6的物种就会消失,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系统崩溃。上个月30日,美国康乃迪克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海洋生态学家厄本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一项研究。他整合和分析1990年代初至今,131项经同侪审查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研究对象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植物、两栖动物、鱼类、哺乳类、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用多种电脑模拟方法模拟未来气候下,多少栖地会变得让物种无法生存。继而得出物种灭绝风险随著地球温度升高增加,灭绝风险呈加速趋势的结论。
世界上的物种平均的灭绝率7.9%。这并不是指所有生物将灭绝,而是一些生物的数量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减少,直到逐渐消失。
物种灭绝速率最快的地区是南美洲、澳洲和纽西兰,因为热浪、洪水、海平面升高等变化让它们难以迁徙。当中,南美洲情况最危急,物种的递减率可能达到23%;物种灭绝速率较慢的落在欧洲(5%)和北美洲(6%)。
人比暖化可怕
现在的2.8%灭绝率会随著时间和温室气体量而变化。如果气温上升摄氏2度,5.2%物种可能消失;上升摄氏3度,可能增至8.5%;任由暖化按目前趋势走下去,那么2100年本世纪结束时气温上升摄氏4.3度,有1/6物种面临灭绝风险。
气温的上升,使得很多生物将栖息地转移到离南北极更近的地方,部分生物却没地方可逃,例如:生活在美国西部山区的美洲鼠兔。最近数十年,它们一直往更高海拔的山区迁移。上世纪90年代起,部分在鼠兔居住范围最南段的鼠兔已消失。
比起气温,剥夺生物栖息地的人使物种灭绝的情况更恶劣。在所有因为自然原因而灭绝的物种中,有1000个物种被人的行为赶绝。
低估灭绝规模
厄本说:“我不知道能不能把现在的时代称为大灭绝,但是我们的确朝著那个方向迈进。”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地理学家皮尔逊则说,这份研究让人们知道气候变化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主要威胁。不过,灭绝的规模可能被低估了。物种灭绝数目可能是厄尔本提出的两到三倍。因为,最新一带的气候灭绝模型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况且,在气候灭绝研究中赤道地区往往被忽略。
亚利桑那州大学进化生物学威恩指出,地球上大多数物种都住在赤道地区森林中,比如亚马逊地区。如果气候灭绝研究将赤道地区也考虑在内,全球面临的风险可能会更高。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暖化已经让地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全球物种都在调整他们的生存范围。
上一次生物灭绝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而从地表消失、哺乳动物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