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3日讯)“春节后不知道有多少间鞋厂会照常开工。身边不少台商已到越南、印尼等国建厂。我们也在考虑今年要不要在越南开公司。”产业外移与转型危机已降到世上重要的制鞋基地──东莞。高达九成鞋企不看好未来,担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将有更多鞋企倒闭。
世界制鞋业从未停止过区位转移。从上世纪60年代起,先从北美转到中美和南美,从欧美移到日本,随后转到韩国和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移到中国东南沿海,同时也有部分台湾企业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由此可见成本极关键。
《第一财经日报》引述亚洲鞋业协会负责人的说法,一双皮鞋在珠三角下订需20美元(73令吉),在越南只需18美元(65令吉),客户肯定会要求将订单放在越南;东南亚国家则在人工成本、关税等占优势,甚至有些东南亚制造的鞋服产品在广州批发市场的价格,比珠三角的工厂下单价还低。为此,珠三角不少外资鞋厂纷纷将原有鞋厂缩小规模甚至关闭。
不久前有媒体聚焦东莞鞋企困局,发起了第5次东莞企业生存报告调查。150家受访企业中,超过60%表示去年的接单量下降。32%亏损经营,难以维持。近90%鞋企的用工成本都上涨。近半表示今年的订单将比去年少。90%担心经济形势坏下去带来倒闭潮。大部分鞋企尝试将订单转移到成本低廉的东南亚生产、切入高端精品鞋市场或尝试私人订制,但近23%受访鞋企将选择结业。
人力大量减少
与此同时,东莞厚街华宏鞋厂、东莞东坑名雅鞋厂等多家中小型鞋企已在去年关闭,大型鞋企近年来也纷纷逐渐减少员工规模。
全球最大运动鞋制造商台湾宝成集团旗下裕元工业设于东莞高埠镇的工厂,高峰期有10万人左右。目前已减少几万人。2012年时已砍掉51条制鞋生产线。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生产线则逐年增加。
目前在东莞厚街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绿洲鞋业,高峰期工人约3万,现在一万人上下。企业已在越南设厂。
不仅是东莞,在珠三角其他地区以及浙江温州、福建晋江等制鞋基地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不时有企业转移或关闭。在运动鞋制造行业地位仅次于宝成集团的赐昌鞋业,主要生产耐克(NIKE)、新百伦(NB)等品牌运动鞋,生产线逐渐往珠江三角洲东北部的惠州博罗以及粤东北的河源转移。
耐克代工的一家工厂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人月薪约500美元(1823令吉),印尼约300美元(1093令吉),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911令吉)。将生产线迁往东南亚后,平均每个工人年薪支出可节省2000至3000美元,以一万人的工厂计算,每年可节省2千万至3千万美元。
广州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以前珠三角的用工成本只比越南、印尼高50到100美元(182至364令吉),但自2008年新《劳动法》实施之后,用工成本差距逐渐拉大。今年年底预计有一半台商鞋企把工厂转到东南亚。因为,鞋业向来是将制造环节放在成本低廉的地方,不是与主要消费市场“共处一室”, 所以再庞大的潜在内销市场也没有办法改变外迁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