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9日讯)乔治市曾是英国海峡殖民地,其历史古迹一直被视为槟城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焦点,然而当年的老城已失去原本的味道,逐渐被新兴的咖啡厅、精品店取代,消失在城市转型的魔咒里。
槟城乔治市自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乔治市入遗后的访客量不断飙升,古迹区不时迎来一辆辆的旅巴,游客们争相与姐弟共骑壁画合影。
当一座老城易装后只剩下咖啡厅、壁画、酒店民宿和精品店,将失去邻里间的和谐相处、缺少了孩童在街道上的嬉笑声以及老人在屋前慈善的笑容,仿佛这座城市已失去了灵魂,入夜后的老街更显得格外冷清和缺乏人气。
新福明杂货铺店主叶先生(60岁)是土生土长的乔治市居民,他表示,他在打铜仔街生活超过40年,之前是居住在打石街,惟租金高涨,他被迫搬迁到椰脚街的店面。
“现在这间店是我自己买下的,所以不会再受到租金高涨的影响,我的杂货铺生意已经营数十年,到现在还能够维持。”
他说,这些老街在入遗后,租金也随著发展日趋高涨,原有的居民已迁出,老字号因无人继承而结业,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位旧街坊。
“在数十年前,这几条老街非常热闹,到了夜晚,左邻右舍老街坊就会聚集在店屋前,搬凳子坐下来喝茶聊天,随著越来越多人搬离后,旧街坊已所剩无几,也失去了原有的人情味。”
民众胡进荣(31岁)则表示,逾20年前,他居住在邱公司的房屋内,小时候在老街巷玩乐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惟如今已被商业化,让他感叹昔日的童年回忆已不复存在,老街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他形容,当时椰脚街、打铜仔街的人口非常很密集,许多老行业聚集,左邻右舍的老街坊也非常热情,小孩在街道嬉戏玩乐,大人则在街边买菜,闲话家常等,尤其是过年过节甚是热闹,大街小巷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但随著租金高涨,原有居民迁出后,人情味逐渐淡薄。
“游客来乔治市就是要欣赏这里的古迹建筑和感受这里的人土文化,而不是为了商业化的咖啡厅或酒店民宿而来。 ”
他表示,文化游客会尊重和欣赏这里的文化遗产,商业化的发展只会吸引非文化的游客来走马看花。
因此,他认为应该控制咖啡厅和酒店民宿的发展数量,并在保留原貌的前提下发展老街,两者必须取得平衡,才不会让古迹区失去原貌。
老街坊期待活化古迹区
经营裁缝店的张女士(53岁)表示,她生活在椰脚街数十年,早在30年前就经营了这家裁缝店,见证了这座城市在过去十年的改变。
她指出,随著不停的发展,尤其是壁画诞生后,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乔治市旅游,由于其店铺靠近壁画街,因此需要转型,才能依靠游客生意为生。
“原本我们是经营裁缝、服饰、古董的生意,但是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我们也售卖一些纪念品、饮料等,生意也不错。”
她说,虽然当年的老街已今非昔比,但也期待发展能活化古迹区,为这几条老街注入更多新元素。
浪8咖啡店的店主黄惠宜说,古迹区内的商家多半是“为卖而卖”,一窝蜂都往精品店发展,导致一眼望去整条街道都是大同小异的商店,失去了老街的味道。
“逾一年半前我们才开始在这里经营咖啡店,这一区也只有数间的咖啡店,我们专注在本地手冲咖啡,希望把本地咖啡介绍给外来游客。”
她认为,这里的老店需要重振,才能迎合新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少有特色的老店被保存下来,导致本地人都不来这里,多数都是依靠游客生意。
新兴咖啡厅与社区不再连接
UCSI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张集强指出,一般人认为世遗区就是观光景点,可带来旅游效应,甚至误以为,世遗地位可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其实,盖一座购物商场或提升周遭交通便利,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他说,乔治市向来是一个商区及住区的混合体,很多居民住在店铺楼上,工作环境也在那边,附近有咖啡店和杂货店,大家都互相认识,形成丰富的生活风貌。
他表示,乔治市曾面对没落期,许多当地居民已迁移至他处。入遗后,改变了当地的经济营运,新兴的咖啡厅与社区不再有连接关系,变得跟过去的住商混合不一样了。
“乔治市原来的风味已消失,入夜后就变成一座空城,住下来不再是居民,而是游客。”
他指出,从管理的角度,世遗区可以有新东西入驻,但必须与当地关系密切,把人当作生态的一部分,让人在那里生活工作,留住原味。
他说,不只是乔治市,马六甲古迹区也同样面对世遗监控不足的问题。
不过,他相信依然会有一些新入驻的业主用心经营,不去破坏世遗区的原貌,但这种经营模式可能不受大众青睐,导致生意不好。在这方面,政府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平台发挥。
此外,槟城古迹信托会秘书梁超明指出,为避免古迹区建筑商业化和失去原有的特色,应该规划区域性发展,把古迹区划分为商业区、住宅区等。
他也表示,保护古迹并非反对发展,但发展的定义不应只为了旅游,应以维护古迹建筑文化特色为本,透过民间的力量一起保护古迹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