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时代在推进,社交媒体琳琅满目、百花争艳,为了不被其他竞争者比下去,社交媒体各个抢推不同功能吸引用户,大比拼一触即发!
最近,图片及限时动态通讯软体Snapchat推出全新“男女性别转换”及“童颜”滤镜抢夺声势,成功再次吸引使用者视线,就连本地艺人也为之疯狂,包括小玉、朱浩仁和凯心等,而这3款新滤镜需使用者好友间,相互传递方能解锁,让许多闻风而至的使用者回流,又一次火热起来。
Snapchat初始版于2011年9月正式上线,并于2014至2015年间,亚洲使用者激增,然而过去一二年热度消退,使用者逐渐不再热衷。直至最近推出全新滤镜后,又再次风靡起来。
作为时下年轻人最爱社媒的“龙头一哥”Instagram也不甘示弱,随后跟紧脚步,推出限时动态小游戏《Flying Face》,力抗来势汹汹的滤镜威胁。
用户只要对著手机前置镜头不断眨眼睛,就能让银幕上带有自己头像的专属小鸟久久不坠落,且过程中闪避越多水管,累计分数就越高,不少使用者也为之著迷。
除了上述的图片及限时动态通讯软体,社媒呈现方式还有很多种,好比即时通讯软体(微信、LINE、WhatsApp)或影片社交媒体(抖音、快手、美拍)。
Instagram最受欢迎
于是《东方日报》记者走访吉隆坡大城堡,访问了10名年介15岁至24岁间公众,让他们从10个社媒中,各挑选3个最常使用的心头好,选项包括 WhatsApp、面子书、Snapchat、LINE、Instagram、抖音(TikTok)、推特、微信、QQ,及Skype。
记者发现,Instagram竟然获得全数10票,完胜所有其他选项,即时通讯软体WhatsApp和微信则各以6票并列亚军,而面子书以5票成为第4款最为年轻人喜爱的社媒。
王颖慧(15岁)表示,社媒占据了其生命中绝大部分的娱乐来源,包括与朋友聊天、分享趣事等,虽说社媒淘汰率极快,但她认为短时间内应该还是不会有其他软体能威胁到Instagram的强劲势头。
“对我来说,社交媒体是一个让人们能联系远方亲朋亲友,并且能够让一段情谊保持长久的温度,不容易消散的媒介。”
曾宪业(17岁)透露,13岁左右开始接触社媒,通常无聊时用于打发时间,观看朋友的限时动态,每日使用时间约为1至2个小时。
“社交媒体除了加强同学及朋友间的互动,也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网友,例如可以陪我一同玩手游的战友。”
珠宝店行销人员王艾霏(22岁)认为,众多社媒中要脱颖而出,必须达到适时更新,跟上潮流,那么才能满足追求新鲜的年轻使用者,否则很容易就会被遗忘和淘汰。
面子书成唯一社媒 打破“10年魔咒”
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交媒体间,似乎存在著一众不成文的“10年魔咒”,即指每10年社交媒体的大风向,就会改朝换代一次,甚至ICQ、MSN、Friendster和MySpace这些曾经叱吒风云的社交媒体都未能逃脱。
面子书今年初刮起10年挑战旋风,不只是让使用者对比10年来的外貌变化,亦是变相对外界彰显,其为熬过“10年魔咒”长存至今的唯一社交媒体,而面子书办到这一点并非偶然。
2000年代初,社交媒体鼻祖 Friendster 和MySpace展开场激烈厮杀,但两者分别因技术支援不足导致改革遭受挫折,及激进的广告攻势先后失败告终,走入历史,而当时还是后起之秀的面子书静观其变,成功在两鼻祖倒台后吸纳大量使用者,因此壮大起来。
面子书作为社交媒体常青树,在后起之秀层层夹攻下,确实略显疲态,但或许贯彻了创办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犹太裔天赋异禀的经商智慧,面子书化身上世纪80年代经典游戏《吃豆人》(Pac-Man),开始把具威胁性的对手统统并购下来。
成功收购了通讯软体 WhatsApp还有图片及限时动态通讯软体 Instagram,使得面子书从电脑时代存活至今,显得老态横生的一个社交网站,摇身一变成为现今社交媒体巨头,也免于如同 Friendster、ICQ及MSN,这些“前辈们”落得被淘汰的下场。
年轻人多跟风 流行趋势昙花一现
市场行销主管苏敬竤(28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以他个人使用社交媒体长达13年经验来看,使用者如今的心态,的确和上世纪90年代及2000年代,有著十分巨大的差异。
他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均是根据当下的流行趋势,而选择使用特定社媒,可这只是昙花一现的情况,因为比起和朋友互动和交流的作用,或许使用者们跟风的比例会大些。
他以Snapchat为例,通常使用中文沟通的人们,都不常使用这款软体,惟先前滤镜风潮,却吸引了他们的关注,待这股趋势消退后,他们或许就会卸载了也不一定,滤镜和小游戏所带动的声势,其实是极其容易被取代的,或许一至两周便失去热度,并非能够永续保留的一种买点。
他也点出,对于经营网路生意或宣传工作,社媒确实是很好的一门工具,然而他发现,现在人们普遍会借由社媒,做许多没必要的曝光,例如散播仇恨和激进言论的人,简直到了一种病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