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餐桌礼仪,爸爸妈妈的脑海里想到的可能是一群西装革履的人,用刀叉吃著西餐,举手投足间充满了优雅气质。可是,这跟我家宝宝有什么关系?

餐桌礼仪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一个人在餐桌上表现出的修养。相信不少人都在公共餐厅里遇见过吃饭乱哭乱叫、扔餐具扔食物的“熊孩子”,多半就是因为家长在家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

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当然不能奢望他们举止优雅自如,但对于宝宝扔勺子、扔食物、吃饭时尖叫等不好的行为,是需要纠正的,这就是早期的餐桌礼仪。

礼仪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觉得孩子现在还小,“调皮”点没关系,长大了再教就好。从一开始就帮孩子养成好习惯,比养成坏习惯后再来纠正,要容易得多。其实一两岁宝宝就可以开始学习餐桌礼仪了,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依年龄制定期望

刚添加辅食的宝宝,还处在探索食物和餐具的阶段,扔勺子、扔食物这类行为是可以适当宽容的。这时候父母要保持淡定,越不当一回事儿,孩子的这些行为越不容易持续下去。记住,你生气或责骂,宝宝也会觉得你是在回应他,他会越玩越起劲。最佳做法是帮孩子捡起勺子,耐心告诉他勺子是用来吃饭的,示范怎样用勺子舀食物再放进嘴里。如果孩子不愿意再吃,而是一直扔勺子,那么很有可能他已经吃饱,开始玩勺子了,那么就淡定地把餐盘收走吧。

但如果宝宝已经一岁多,尤其15个月大,还是喜欢扔勺子或食物,那么就需要纠正了。以下列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餐桌礼仪,供爸爸妈妈参考:

【1至2岁】

饭前洗手,讲究卫生;吃饭时不要敲打或扔餐具;不要扔食物,或从别人碗里抓食物;不要吐食物;不要尖叫。

【2至3岁】

在大人的提示下自己擦嘴;别人还在用餐时不要在餐桌旁跑来跑去;要别人帮忙夹菜或递餐具,要懂得说“请”和“谢谢”。

【4岁】

不把食物、饮料弄洒;咀嚼食物时嘴巴要闭著;嘴里有食物时不要开口说话;用餐完毕离开时会说“请慢用”;即使是不喜欢的食物,也会礼貌性地尝一点。

定下规矩全家守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规矩,有的家庭规定吃饭时胳膊肘不允许搁在饭桌上,有的家庭不允许穿著睡衣上饭桌,但有的家庭就觉得这些都没关系。所以,全家人要一起商量出适用于每一个人的餐桌规矩,从大人到小孩都要统一遵守。

以自身树立榜样

“身教”大于“言传”,说再多,不如亲自做给孩子看。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要首先做到。想要孩子吃饭不玩玩具,那么大人吃饭也要专心,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希望孩子吃饭不要尖叫,那么大人在餐桌上也不要高谈阔论,甚至发生争吵,席间交谈应该轻声平和。

给予肯定或引导

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今天乖乖坐餐椅了,比如今天吃饱了知道说“下”而不是尖叫,都要及时表扬:“宝宝,你今天坐餐椅很棒!”、“宝宝,你吃饱了想下来,就说‘下’,真厉害!”

但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扔食物、扔餐具、尖叫等行为也不是一次就能纠正过来的。爸爸妈妈要耐心一些,倾听孩子的需求,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宝宝正确的表达方式。

比如尖叫,宝宝是觉得没人理他,无聊了?还是吃饱了想下餐椅?小宝宝专注力有限,在餐椅上坐一会儿可能就不耐烦了,所以爸爸妈妈要想一些小妙招,让宝宝觉得吃饭也是件有趣的事。如果宝宝已经七八个月大了,可以给他提供手指食物,鼓励他自主进食,两只小手不闲著,一边玩一边吃,宝宝会更坐得住。

在餐桌上,大人除了互相交谈,偶尔也要关照下宝宝,跟他聊聊食物:“宝宝,你觉得好吃吗?”、“你看,你今天吃的是南瓜条,甜甜软软的南瓜条”,这样既能让宝宝不无聊,又可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一箭双雕。

如果宝宝是吃饱了,想从餐椅上下来,要教宝宝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而不是尖叫。你可以跟宝宝说:“宝宝,如果你想下来,可以指指地面,说‘下’,妈妈抱你下来,好吗?”一次不行就教两次,两次不行就教三次,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效果。

扔食物=没饭吃

让孩子明白不好的行为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比如,如果一两岁的孩子怎么教都不听,还是要往地上扔食物,那么你可以告诉他:“宝宝,食物是放到嘴巴里吃的,如果你再继续扔,我就把盘子收走了,你就要饿肚子了。”

如果宝宝还继续扔食物,爸爸妈妈可以把盘子收走,即使宝宝饿了也要等到下一餐才有得吃。这个方法不要轻易使用,但如果用了,就要全家一致地执行到底,不要心疼孩子,给他零食,那就前功尽弃了。

如果孩子在公共餐厅出现“问题行为”,打扰到他人用餐,可以带他离开。不要公开责备孩子,但要明确告诉他,饭没吃完就离开是因为他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要他明白后果。

所以呀,别小看宝宝吃饭扔餐具、扔食物或尖叫这些小问题,这些行为习惯也要从小抓起呢。当然,育儿先育己,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做好榜样哦。

手摸食物 加强学习力

小朋友刚开始学习自己进食,时常会手忙脚乱,甚至不肯坐定定,弄得全身乱七八糟,一地食物残渣,家长都大感头痛!但是千万不要因为麻烦而继续亲自喂食,有外国研究发现小朋友尽早学会自己吃饭其实有莫大益处,学习速度和能力得以提升!看似匪夷所思,但原来与小朋友用手去玩食物有关系。

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的学者曾研究72位16个月大的小朋友,观察他们能否在吃饭途中学习到食物的生字,小朋友可以吃14类非固体食物如燕麦粥和果酱,并教导他们食物的名字,让小朋友先观察并触摸食物;一分钟后,再给他们看和触摸同样食物,但不同的份量和形状,测试他们能否正确辨认出来。研究发现,积极触摸食物、甚至把周遭弄得十分肮脏的小朋友,可以辨认出较多食物,反映学习能力会比较优秀。

参与研究的心理学专家莱丽莎山姆森(Larissa Samuelson)表示,小朋友其实较容易记住拥有固定形状的东西,例如爸妈、苹果,但对于非固体的事物如糊状食物,小朋友要记住就相对吃力。但是,当小朋友用手触碰物件时,就会学得较快,因为单单凭眼睛,小朋友难以分辨一瓶牛奶和一瓶胶水有什么分别。

可以想像研究现场会是多么混乱,报告指出小朋友大多不会乖乖安坐,他们会去戳、去摸、去感受食物,甚至把食物抛到地上,这是他们把食物和生字连系起来的方式。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让小朋友分别坐在高脚椅或饭桌前,发现小朋友坐在高脚椅上会更喜欢捣蛋,玩得越多越有学习效率,比起坐在家里饭桌前面能记得更多生字。

原来,小朋友潜意识里知道不能顽皮,但高脚椅的空间太小,是属于自己的一个地方,令他们认为可以肆无忌惮地捣乱,莱丽莎指出:“小朋友看似在玩食物,但其实是透过这些行为来学习关于食品的资讯,吸取并消化讯息。”

小朋友身处的环境、他们的行为和探索周围的方式,可帮助他们早期学习新词汇,有助长大后的认知能力发展。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2罗里5车相撞! 南北大道连环撞致10公里车龙

阅读全文

“头号公敌”辞职币圈狂欢 比特币冲上9.9万美元

阅读全文
女摊贩解释,当时顾客多,妇女一听到要排队就不高兴,还说要退钱,但材料都已准备好。

预定薄饼取餐等40分钟 妇申诉:摊贩突退款不卖

阅读全文

史上第一家来马上市香港公司 知行集团布局引关注

阅读全文

伊党:我们更适合领导国盟 民政:慕尤丁当之无愧【东方头条】2024-11-22

阅读全文

《黑神话:悟空》荣获《金摇杆》年度最佳游戏

阅读全文

年初五俗称“初五隔开” 保持欢喜心增强事业运

家庭

大年初五在习俗中被称为“初五隔开”,即是春节期间的禁忌,到初五这天已被解除。台湾《苹果》报导,台湾风水命理师汤镇玮,初五...

阅读全文

年初四​“迎神接神” 多分享可旺财运

家庭

​迎神接神,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台湾媒体报导,台湾风水命理老师汤镇玮建议,初四建议中午过后迎财神较佳,因为...

阅读全文

年初三“赤狗日” 充分休息好运才会来

家庭

大年初三俗称“赤狗日”,华人民间习俗认为,赤狗为熛怒之神,这一天比较容易发生意外或灾难等事情,要特别留意。民间习俗传说大...

阅读全文

年初二回娘家 出门前注意5大禁忌

家庭

农历新年大年初二习俗,出嫁的女儿将回娘家,出门前要留意五大禁忌。台湾《苹果日报》报导,台湾命理老师孟娟提醒,女儿回娘家不...

阅读全文

过年有哪些禁忌?盘点初一到十五的传统习俗

家庭

迎来狗年的新年了,你知道正月初一到十五有哪些习俗吗?虽然随著时代的变迁,许多禁忌已成了老旧的迷信,但不少人背后为求安心的...

阅读全文
图取自互联网

除夕避大小禁忌 喜气过新年

家庭

虽然现代人较不讲究繁文缛节,但遵守礼仪、避免禁忌,总是能讨个吉利、喜气过新年。台湾风水命理老师汤镇玮表示,新的一年一定要...

阅读全文
做家务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也应该为这个家庭尽应有的义务。

【家庭】年节作业亲子乐

家庭

过年是一家人的事,在办年货、布置新年装饰的当儿,带上孩子一起参与,不仅让过节的气氛注入童趣,传统礼俗的传递也尽在不言中。...

阅读全文

【家庭】带齐装备出远门!

家庭

农历新年将近,你已经安排好一年一度的回乡路线,还是决定带著家人到外地旅行?无论是探亲还是游历,这场大手拉小手的出行更应做...

阅读全文

【家庭】换心态淡定陪读

家庭

为了让孩子学习成效更好,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每日抽出时间陪读,无奈孩子不是不专心就是磨磨蹭蹭,导致亲子间产生许多摩擦。到底...

阅读全文

【家庭】志在开发潜能,不在比较优劣 别让兴趣成为负担

家庭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往往在学龄前就开始让孩子学钢琴、舞蹈、跆拳道…然而,孩子的身心发育情况和性格特点千差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