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籽工程提倡的就是体验的精神,希望藉著实践经验,再次寻找到生命的答案

营队,往往都是父母亲让孩子在假期时,前往学习的一大选择。有别于一般的生活营、假日营或是一日营,“种籽工程”这8天7夜的营队,为生命教育体验营,从实际体验学习生活并且了解自我价值,进而潜移默化,将正确的务实社会经验带给人们。

创办人Akasha学习型社群发展协会创办人林润崧认为,社会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人若能改变,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答案。如果都希望别人先改变,都在等待别人开始,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永远等不到改变开始的那一天,永远也不会有改变的起点。

相信社会要能变好,其实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付出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承担起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那么凝聚起来,就是一股沛然庞大的改变动力。而这股改变力量的动力来源,就是“人”愿意面对自己的生活、自我检视和激励,从自己做起。

因此,林润崧决心发起“寻找种籽”的工程,鼓励社会青年将意愿化为行为,让社会出现改革的契机,并持续下去,使人人都能以爱心代替仇恨、以热情代替冷漠、以行动代替批评,新的个人生活品质,就能促发周围环境走向良性的循环。

道德重整 体验教学

林润崧从初中一就开始参加营队,他认为,早期的营队相当“正派”,都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积极运作,教导他们如何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如何面对家庭、如何提升自我的能力等等。但随著社会结构元素越来越复杂,随之产生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唯有栽培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道路。

“当年我在道德重整协会的圈子中,学会生活,以及学会跟自己的内在相处,同时也学到许多有关家庭及生命的课题。”林润崧说,“我觉得这些课题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碰触,所以营队结合非常多这类型的课题,并且以道德重整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它变成种籽工程的核心。”

林润崧强调,“就我们来说,生活就像一本书,当你走进去之后,才能真正发现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自己是一张白纸,需要通过体验的方式,为它写满各种经验。”这也是道德重整的概念,利用体验的方式为主轴。

此外,营队也加入许多学习元素,包括家庭以及自我成长的课程,以体验再加上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让参与者明白整个概念,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达到更好的效能。

买菜做饭 亲身感受父母辛劳

林润崧对第一届的种籽工程印象深刻,那年只限巴生光华独中的学生参与,学生们感觉没有外人,加上放假被父母逼著参加营队,于是就像脱缰的野马,与林润崧抗争到底。

“体验营是在波德申海边进行,刚开始的2天学生根本不想上课,一心只想玩乐。”林润崧说,“他们要求在海边玩上一整天,到了晚上就会乖乖上课。体验营需要自己买菜做饭,所以基本上都没有下厨经验的学员玩了一整天后非常累,但却到了晚上8时还没弄好晚饭,还累得根本没办法上课,在课室里睡成一片。”

“当晚我就直接发飙,课不用上了,明天也直接叫车子来载大家回去,说完我就回房睡觉。”林润崧说,“于是就有学生开始爬窗口进来道歉,也有学生不断敲门。但我直接强调,如果不是他们所有人达成协议,我什么都不谈。结果那群学生就开会讨论,接著派代表上来道歉,并且表示准备好开始上课了。”

林润崧说,“他们说想要来学习新的事物,而并非听讲课的。我就直接告诉他们,试想想,这样买菜做饭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而这些新的经历,也就是他们必须学习的事物。人们往往说想要学习新的事物,却又不愿意配合,那么往往什么都学不到。”

林润崧说,“没错,很多孩子都会说父母亲煮饭很辛苦,但是却只有辛苦的概念而已,唯有实际让他们亲身经验这个过程,他们才真正知道那些原本只是想像中的过程。”

营员规划作息 过程中学管理

“营员们必须自行安排,营期内的所有作息及时间表。”林润崧强调,“我们只会给营员第一天的时间表,而之后7天所有的时间安排,都必须由营员们协商安排。你们想要怎样的行程,你们想要过怎样的人生,你们必须自己做决定。”

“单是时间的规划上,就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画面。”他笑说,“年轻的学员们就想要睡到饱,积极的人就想要早起。我只要一个时间,所以50个营员,50种声音必须讨论出一个时间,是能够满足所有人的。”

于是我们就要教导他们如何去协商,如何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以及如何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若有人的理由是能够说服所有人的,大家就会同意并且没有怨言,而且每天晚上,学员还会开会检讨,并且做出调整等。

营期内有不少田野调查或活动,每年都固定与附近商家有所协议,让营员实际参与各种商业甚至是服务活动,让人们有机会亲身体验生命中不一样的过程,跟社会接轨,学习另一套与人相处的模式。

营队的重要内容为深度的工作坊,一共有16个工作坊让营员选择。每一届8天的营期,只能上完刚好一个工作坊而已,想要把种籽工程的所有工作坊都经历过一次,非得用上好几年连续参与不可。

营队学员里,中学生、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都各占1/3。参与营队的成人,有些是从朋友口中听说的,或是走到生命的困境,想要跳出原本生活的框架,想要寻找一个重新出发的契机,一种答案。更重要的是,各阶层的人们甚至外国人,都会被拆散分配在各组内,让人们体验与不同年龄层的其他人相处,互相学习。

20年工程 家庭互动潜移默化

“虽然已走了十多年,但种籽工程是一个20年的计划,没有这么长的时间看不到效果。”林润崧强调,“营队的学员会长大、到了结婚生子,组织家庭时,就知道我们在传递什么讯息了。正因如此,最早几届的学员许多都结婚生子了,每年都会带著一家大小特地回到波德申探营。”

“我们很多时候能透过孩子,将改变的讯息传递给这个家庭,但往往能够做的非常有限。”林润崧说,“许多孩子在之后的改变是家长们有目共睹的,就像有些不愿与家人有所互动的孩子,竟然可以在回到家后,坐在客厅等父母亲回家。”

孩子改变了,且父母愿意去探索孩子的改变,就会对整个家庭有所帮助;若家长认为孩子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彼此都将会难以前进。

“就算被逼著参加,只要孩子们有心想要从中学习一些事物,我们一定有办法传递正面的心态给他们。”

成长种子无形发芽

连续参与营队4年的蔡永键,去年正式决定成为营队的工作人员。当初,他因为过度内向而被母亲推著参加种籽工程,一听到是7天的营期,实在是提不起劲来参与活动。

“原本内心非常挣扎,但是到了营期的前两天,想著既然都已经付钱了,那么就只能硬著头皮参加营队,没想到这么下去,就点燃好几年的热忱。”他说,“第一次参与时是14岁,也是营中年纪最小的,再加上非常内向,都不说话,所以大家对我照顾有加。但是事后,我发觉这个营队还不错,交到不少朋友,且有些遗憾自己好像没学到什么,于是第2年就毅然报名接著参加。从第2年开始,我才认知到自己有积极跟人们接触,说话甚至是学习到各种事物。”

“要说学到什么,其实自己说不上来,但很奇妙的,身边的亲朋戚友却会告知我,好像变得有点不同、长大了、成熟了等等。回想起参与营队之前的自己,印象竟然有些模糊,仿彿经历很长的岁月一般。”他腼腆地说,“以前不敢说话,非常内向的,但今天这点确实是有所改善了。”

感动孩子主动聊天

去年让孩子参与营队的蔡慧燕女士也在访问中,分享从孩子身上看到的结果。

蔡慧燕说,“林老师约我来分享时,我认为我的孩子其实没改变,没什么值得分享的,于是就直接拒绝了。但之后,我去问了我孩子关于营队中的经验,没想到我的孩子竟然跟我说了非常多的体验感想等,让我吓了一大跳!”

“我一直以来都抱著一种心态,无论你参与什么活动,你不主动跟我说,那么我不会去追问。没想到原来我孩子的想法,竟然是跟我一样的!”慧燕说,“我才发现到原来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我知道孩子的想法,原来我们认为他们再怎么聪明、独立,其实都想要父母亲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身为全职妈妈,她自认与孩子的关系非常密切,但这次的经验后,她才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我以为他在营队中学不到东西,没想到他竟然主动跟我说,他想要的不是我希望他所成为的人,而是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Akasha做自己的宗旨,也正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又怎么可以不允许孩子,抱著这样的想法去做他自己呢?”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豪华游轮病毒大爆发 241人集体感染诺罗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爱羁绊 从抚摸开始

家庭

四十多年前,美国的薇蔓拉麦可罗(Vimala McClure)曾担任志愿工作者,到印度去帮助苦难孤儿,给予他们受教育的机...

阅读全文

户外篮球乐

家庭

孩子能够健健康康、蹦蹦跳跳,往往是父母亲最大的心愿,但随著科技的进步,父母亲看到的,却常常是孩子们成天坐在电脑桌前、手里...

阅读全文

明星从小养成

家庭

人家常说,别做无谓的明星梦了,会让人养不活了家庭。也有人说,脚踏实地找份正职就对了。尽管许多人规规矩矩、朝九晚五地工作,...

阅读全文

智慧父母培训班

家庭

这年代,孩子需要上课、补习,可是连父母也不断参与教学课程,一切仅为了培育品行优秀的孩子。美国著名的“种子训练”(Seed...

阅读全文

真情柔化铁腕父权

家庭

以前的农业社会,父亲会带著孩子一起进行农业工作,所以孩子能够跟著父亲的脚步前进,并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到了工业时代甚至...

阅读全文

今年上半年砂46儿童受保护

家庭

由2 0 1 1年到2 0 1 3年6月为止,则总共有305名儿童在2001年儿童法令第17条文下受到保护和照顾。在该法...

阅读全文

小恶魔或小天使?

家庭

很多父母亲在准备迎接孩子的时候,往往都会到书局去购买各类育儿刊物;或是在网际网络上搜集育儿资讯等等。但往往在孩子呱呱落地...

阅读全文

议员绝世好妈

家庭

要事业,还是要家庭?这是一个都市人尤其是新生代家庭都会面对的一个问题。再加上双薪家庭越来越多,究竟有没有能力把孩子顾好,...

阅读全文

共读时光 亲子魔法

家庭

现在的新生代家长,普遍上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很多或许会知道,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那么要怎么去培养这样的兴趣、要从哪里开...

阅读全文

家有7个宝

家庭

孩子对于人们来说总是象征著希望、象征著未来,但如今普遍的通货膨胀、物价飙涨、生活环境压力、经济压力以及饮食起居的不确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