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泥炭森林

年中是大马旱季,此时往往会面临林火、烟霾或因干旱导致的制水问题。然而,林火的出现并非只因天干物燥,人们对泥炭沼泽地的忽视也是另一要素。到底泥炭沼泽跟林火、制水有什么关系?一起来一探究竟。

每年旱季,国人都会迎来林火、烟霾、制水等问题,许多人往往将元凶指向邻国印尼,殊不知大多烟霾、林火都是“本地制造”。今年3月,巴生佐汉瑟迪亚(Johan Setia)才刚面临林火造成的烟霾问题,主因除了是天干物燥,也可能是错误使用泥炭沼泽地,导致干燥易燃的泥炭地在气候的变化下燃烧起来。

泥炭沼泽地占地球地面面积3%,覆盖约400万平方公里,可在全球175个国家找到自然形成的泥炭层。热带地区泥炭面积占总面积达10至12%,其中60%在东南亚地区。大马是东南亚第二大泥炭沼泽国,拥有约280万公顷泥炭地。它是湿地的一种,因地表长期过湿,当植物的残骸如树枝、树干等掉落在内,缓慢分解累积而成。当中90%是水,10%是残馀的植物分解物。泥炭沼泽生长速度极慢,每年仅能长出2毫米,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

全球环境中心不时会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带公众到泥炭沼泽森林里认识泥炭地,了解这里的生态与环境。图为费扎(左)向民众讲解泥炭地水源里的物质来源。
全球环境中心不时会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带公众到泥炭沼泽森林里认识泥炭地,了解这里的生态与环境。图为费扎(左)向民众讲解泥炭地水源里的物质来源。

“每年旱季一到,泥炭地就有可能因过度干燥而引起林火,而泥炭地本身的特性会导致火源难以被扑灭,即便扑灭了地面上的火,也可能在地底下继续燃烧,难以断根。”马来西亚全球环境中心(Global Environment Centre,简称GEC)总监费扎柏里斯(Faizal Parish)指,泥炭地本身有调节生态和气候的功用,雨季时能吸收雨水,减低水灾风险;亦能在旱季时为周遭生态供水,减低林火的风险。然而,以往政府并无泥炭地保护意识,任由民众申请开发泥炭地作为树桐砍伐工程、农业发展、建筑发展等用途,导致国内有超过60%泥炭地已被开发。

他以目前正在修复的雪州拉惹慕沙(Raja Musa)森林保护区为例,指1990年以前人们任意开发,尤其为了将所砍伐的树桐用运河方式运到下流,进行了不少水源疏导工作,使当地的泥炭地严重流失水分,导致土地氧化、变干。“变干后的泥炭地很容易著火,只要一根烟蒂,就可以引起浓烈大火,而每一次大火便会失去数公分至数十公分的泥炭地。”按照每年2公分的生长速度来计算,每一场大火损失的是十年至上百、千年所累积下来的泥炭地。“这里有一个区的表层便是4000年前的泥炭地,得以想像那得经过多少场大火才会变成这个模样。”泥炭地同时是“储碳库”,每一公顷泥炭沼泽能储存2000公吨的土壤固碳(Soil Carbon),相等于1400辆汽车一年多排放量。当泥炭地遭到开发时,便会原先储存的碳被释放,并造成土壤退化,加上尔后发生林火所产生的碳排量,成为了气候暖化的双重“推手”。

人工蓄水 避免地下渗透

拉惹慕沙早年是锡矿开采地,为了采矿,人们将泥炭沼泽地边缘的厚层挖走了,导致每每雨季时,无法将水源储存在泥炭地内。锡矿外连接著雪州水供湖泊之一,雨季时,泥炭地的水会随著雨水一起流入地势较低的锡矿湖,再流入湖泊,导致下游经常在雨季时期面临水灾。

由于早年泥炭地被民众做了水源疏导,因此需要阻隔运河的输送,才能保护泥炭地的水源不继续外流。
由于早年泥炭地被民众做了水源疏导,因此需要阻隔运河的输送,才能保护泥炭地的水源不继续外流。

林火、烟霾和水灾问题都与泥炭沼泽地的水息息相关,如何将水留住,成了最终的关键。全球环境中心与SPARK基金会联手打造粘土堤(Clay Bund Dike)以减少地表和地下渗水问题。“这是一项试点项目,要是成功做到雨季储水,旱季排水的效果,就能将这个方式用在其他泥炭沼泽地了。”费扎指出,泥炭沼泽地深入地底,因此工程需要设置高4公尺,宽2公尺的堤坝,深入地底,连接在锡矿湖边缘,使水源不会透过地下渗透出去。

中心员工与当地居民一起建立阻隔木桩。
中心员工与当地居民一起建立阻隔木桩。

“除了防止水源流失,我们也希望能在制水时提供帮助,将这里的水源释放出去。”费扎表示这个举措将能帮助雪州每年储存2亿公升的水,因此会在粘土堤上设置水源开关,在旱季时开放一定的储水量流入雪兰莪河,以解决制水问题。在全球环境中心早前的调查中,70%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用的水源从何而来,更有人以为水都来自水坝,但若是平日所用的水都来自水坝,那旱季时便无备用的水可提供给民众了。届时,水源会流入锡矿湖外地湖泊,而湖泊地下设有水泵,可将水抽走,减缓制水问题,造福60%的巴生谷居民。“虽然制水问题或可得到解决,但我仍要呼吁大家珍惜用水,否则到2030年时,就会有将近50%的人口面临水源匮乏问题了。”

停止破坏行为 进行种树活动

本地有不少泥炭地被作为农业用途,当中以棕油种植最为常见,数量高达100万英亩。费扎指,人们不清楚泥炭沼泽地的特性,并非所有植物都能种植在里头,因此经常会看见弃置的农业地。“泥炭地的地质潮湿,并不适合普通种植,因此许多农民都会做水源疏导,但去掉水分之后,这片土地就会开始变质、慢慢流失营养,也因此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给农作物。”他亦指,有者认为燃烧土地能制造“天然肥料”给农作物,却不知这个做法烧掉的是泥炭地珍稀的表层,且泥炭地在燃烧后便难以扑灭,火苗也会隐藏在地底下,不断重燃。

费扎表示,泥炭地有丰富的矿物质,能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因此只要有一套合适的管理方式就有可能在这里种植。“好比在每一颗油棕树旁建立支架,让它可以在软绵的土地里找到支撑,不至于长得东歪西倒。”不过,他指这些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并非人人能接受。

访问当天,桌上摆放著数行的泥炭沼泽样本,是上百至上千年前累积下来的泥炭沼泽。费扎(右2)解释,泥炭沼泽越靠近地底越是年份久远,而泥炭地本身带酸性,分解缓慢,因此4000年前的泥炭沼泽层中还带这植物残渣。
访问当天,桌上摆放著数行的泥炭沼泽样本,是上百至上千年前累积下来的泥炭沼泽。费扎(右2)解释,泥炭沼泽越靠近地底越是年份久远,而泥炭地本身带酸性,分解缓慢,因此4000年前的泥炭沼泽层中还带这植物残渣。

“很多人知道泥炭沼泽地,但也仅限于知道它的存在,对它的重要性、功用全然不知。”费扎说,即便是住在拉惹慕沙附近的居民同样了解不深。全球环境中心在2008年开始与雪州林业局合作,共同恢复泥炭沼泽森林,首个恢复区域便是拉惹慕沙。他指出,当时林火连连,泥炭地本就流失了不少水份,但居民并不知晓其利害,仍在这里抽烟或燃烧物品,造成林火。

于是,他们在这里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到中小学做演讲和工作坊、与当地居民合作等。“我们先告知他们泥炭沼泽地的重要性,邀请他们加入巡逻队,制止那些在泥炭沼泽地附近的危险行为,包括抽烟、公开焚烧等。”

为了恢复泥炭沼泽森林,全球环保中心也开始邀请各大机构前来进行种树活动,并从中进行教育。“这些幼苗都是我们请居民们帮忙种植,再付上一些费用作为他们照顾树苗的酬劳。”费扎指出,种树活动结束后,中心也会要求居民帮忙照顾树苗,直至长成大树为止。

教育居民维护河道清洁

“我们已经做了好多年的水源治疗计划,让民众知道河流的重要性,现在是时候进入另一个阶段,让大家知道自己喝的水从哪里来了。”SPARK基金会信托人瑞努卡(Renuka Indrarajah)透露,基金会从2007年开始便从事水源治疗活动,前后共整治了5条位于雪兰莪和霹雳州的河流,并在沙巴和雪兰莪实施水供替代方案,安装了8个重力流水和雨水积蓄系统。

瑞努卡认为, 基金会未来或往水足迹方面发展, 提醒人们珍惜用水,检视自己的用水量。
瑞努卡认为, 基金会未来或往水足迹方面发展, 提醒人们珍惜用水,检视自己的用水量。

瑞努卡指出,双溪威河(Sungai Way)是基金会第一个整治项目,当时花了一年半才取得居民的信任,愿意前来一起完成河流清理工作。“现在,居民们都会自动自发保护河流,不需要我们的监督了。”完成双溪威整治工作后,河流的干净程度由第四级升到第三级,因此基金会制作了整治河流手册,并为相关官员提供培训,让他们知道如何与居民携手完成河流整治工作。“政府投入了很多资金整治河流,但每每都是治标不治本,清理没多久又恢复原状。”她认为,这需要双方面的配合,首先要让居民知道整治河流的重要性,再与他们一起进行,让居民看见其严重性,才能引起关注。“官员能做只是那几次,但居民是住在那里的,只要他们愿意保护,就可以持续下去。”

基金会的水源计划已经走入第三阶段,2018年至2020年将专注在收集雨水积蓄系统、节水器具(Water Thimble)、粘土堤的可行性数据收集以及泥炭森林重建。“粘土堤是我们参与泥炭森林保护的试点项目,看到成果后才能决定基金会在泥炭森林保护的未来去向。”不过,瑞努卡表示,大马人民用水量超出联合国设定的数量,往后或许会往水足迹(water foot print)的方向去发展,让民众了解水源的珍稀。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柔新山建第二高摩天楼 将成新国际地标

阅读全文

孔子第76代孙结婚了! 大马爱妻豪门背景曝光

阅读全文
示意图

韩“血面包”食品集团又出人命 女员工卷入输送带活活夹死

阅读全文

1.2亿奖金曾掀彩票抢购潮 多多博彩劲赚了多少?

阅读全文

多名受害者揭发 “碰瓷男女”

阅读全文

LIMA'25 隆重引爆

阅读全文

【教育】生物科技 以人为本

教育

制药业、农业、食品加工、环保等各行各业中,都能发现生物科技的踪影。然而,坊间传闻它能杀人于无形、转基因吃了对身体有害…究...

阅读全文

【教育】培养科技良材 Digital Ninja计划

教育

孵化科技人作为科技原生世代,现代孩子对科技的掌握超乎上一代的想像。Digital Ninja计划以集训及孵化器计划,帮助...

阅读全文

【教育】职业球员培训日常

教育

场下十年功“碰!”篮球选手一个帅气转身成功灌篮,相信这样的画面是许多人年少时期所追崇的。然而,球场上的风光只是选手生涯中...

阅读全文

【教育】免费职前培训教自闭症患者管理自我  专人跟进助胜任工作

教育

助融入白领许多人对自闭症患者的工作领域印象,停留在天才型的艺术家或蓝领阶层的前线员工,其实,自闭症患者也能从事白领工作,...

阅读全文

【教育】商业思维 闯荡未来 Sunway Make It Challenge挑战赛

教育

初创实践力年轻一代的学生趋向创意、不受拘束,不少人毕业后选择成为自由工作者或初创企业。双威大学不仅与兰卡斯特大学联手推出...

阅读全文

【教育】国内外奖学金情报

教育

无论未来想在国内或海外深造,想申请奖学金的你,必须先了解它们提出的申请条件以及未来的你所需作出的回馈。综合以下的奖学金资...

阅读全文

【教育】玩具设计师 不只需设计玩具

教育

每个人心里都住著一个小孩,即便是成年人,在玩具面前也会重拾童真。设计师玩具是大人们收藏的玩具,吸睛、好玩的玩具背后不仅是...

阅读全文

【教育】空档年 看世界

教育

有些人在大学毕业或工作数年后,会来个空档年(Gap Year),按下“暂停”键,让自己停下脚步探索世界。空档年可以做些什...

阅读全文

【教育】网络宽广 混杂不当内容 多方合作守护网络安全

教育

关注网安投入网络世界的人越来越年轻,然而,网络世界超出监护人所能管控的范围,霸凌、诱奸、诈骗等轻易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现代...

阅读全文

【教育】金融科技课程

教育

为了应付市场的需求,全球各大专院校纷纷推出与科技相关的新兴科系,继“大数据”、“数据分析”后,金融科技成为新热点。本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