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星期六),台湾首届“社会企业嘉年华”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广场热烈举行,还不到开幕时间,现场就已聚集如织人潮。这里就像一个小型社会企业博览会,是台湾现况的缩影,充满知识性,处处惊奇。
“社会企业嘉年华”发想自辅仁大学校内的小市集,今年辅大和星展银行合作,结合企业亲子日活动,扩大规模,走出校园,亲近一般群众。
第一届主题设定为“Care and Share(关照与分享)”,现场分为社企市集、体验活动和舞台表演三大区块,邀请52个相关单位参展。
参展摊位分4类别
最热闹的莫过于市集区,参展摊位主要分为公平贸易、庇护工场、有机农业、公益媒体与照护科技4大类别,这4大类也正是台湾社会企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摊位厂商热中讲解理念更胜于贩卖商品。
公平贸易类的摊位商品充满异国情调,新型态的贸易观念更为参观者上了一堂课。
此区除了有大众较为熟知的咖啡豆进口贸易商“生态绿”、“雨林咖啡”之外,还有台湾第一家获得世界公平贸易组织(WFTO)认证的设计师品牌“茧裹子”,第一家国际公平贸易品牌进口商“地球树”等摊位,让人驻足。
来到有机农业区,多家农场与合作社展示新鲜蔬果、茶叶和果酱等美味食材,天然又健康,台湾小农爱土地的团结活力,气势十足。
庇护工场区则展现公益团体近年来自立自足的努力,他们借由制作糕饼、巧克力、手工皂等,为身心障碍者打开就业机会,来往人潮也开心地和负责试吃服务的唐氏症宝宝合照。
公益媒体与照护科技区则有以街友为销售通路的《大志杂志》,和锁定外籍移民与外劳为读者群、以东南亚5国文字发行的《四方报》。有人豪迈地掏出荷包,将展示台上的刊物全部横扫入袋,准备回家好好阅读。
星展银行负责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客户关系经理徐伟书,带著亲友在现场绕了好几圈,他难掩悸动地说,过去在审核贷款业务时,他常看到许多创业者因商机模式太过理想性,获利评估无法跨越贷款条件门槛,而深觉可惜。
“这个嘉年华活动颠覆我的旧思维,原来不以获利为单一目标的企业也能因为关怀的信念,而深具永续经营的可能!”他说。
小旅行,大公平贸易想像
第二个现场,在8月19日过午时分,10位中坜高中的学生由老师带队,来到台北市铜山街的生态绿咖啡店,正要展开一趟“公平贸易轻旅行”。
主讲人公平贸易协会创办人余婉如一开场就指出,21世纪的贫穷问题正导因于人类自己扭曲的消费习惯,但今天只要透过公平买卖的方式,就有机会让第三世界国家的生产者免于压榨,得到合理的报酬,进而脱离贫穷。因此,公平贸易就是一种社会改造工程!
“在英国,大学的校园餐厅已全部改用公平贸易咖啡豆,今天,我们就要透过轻旅行的方式,漫步街头,想像我们在台湾也可以拥有这种理想生活!”余婉如结语。
学生们循著早年台北运送稻米的“粮道”齐东街散步。听著导览员解释,仿彿进入时空隧道,看见台北粮食文化的历史嬗递。
经过蜿蜒的街道,一行人抵达有“社会企业重镇”之称的金山九号大楼,参观包括TEDXTaipei、台湾文创平台、台湾公平贸易协会等社企单位的办公室,体验一群人共同效力的氛围。
小学堂,大创业渴望
第三个现场,在资讯工业策进会的大楼里,台湾第一个社会企业网路资讯平台“社企流”举办一系列“DOIT社企流小学堂”讲座,分成“创不同”与“实践力”两个主轴,针对资讯科技、弱势就业、教育文化、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5个领域,由社企流编辑群和台湾创业家,近距离为民众讲解创业经验及最新国际脉动。
社企流从2012年2月正式上线至今不到两年,已号召超过20名翻译者、50位志工加入,脸书粉丝页按赞人数超过1.2万人。创办人兼总编辑林以涵是年仅27岁的女孩,在留学美国期间接触社会企业实务工作,回国后有感于台湾与国际间的资讯落差过大,便号召几个朋友架起网站,编译国际社会企业新闻,没想到短短时间内就卷动庞大能量,令年2月初举办收费型的年会,居然吸引超过700人参加。
“创投公司不断询问是否可以投资,但是我得冷静,思考下一步怎么走。”林以涵掩不住兴奋之情表示,台湾人对社会企业的热爱已远远超乎她的预期。
营利公益相结合
台湾民众开始对“社会企业”这个新名词朗朗上口,消费者大力支持,创业者也将社会企业当做崭新选项。但到底什么是社会企业?为何此刻会如此风靡台湾?
创办辅大社会企业管理研究所的胡哲生教授解释,“社会企业”颠覆传统把纯营利组织和公益服务组织简单二分开来的思维,认为“企业是能兼顾社会公益和经营技能的,生产关爱社会、关怀弱势的产品也能获利,永续经营。”
综合学界的研究,企业组织可以从“纯营利”和“纯公益”两个端点在光谱上区分成6个型态,现在许多台湾纯获利导向的企业和纯公益导向的非营利组织,都努力往光谱中央的“社会企业”迈进。
因此,这两年台湾产业界也呈现“营利事业公益化”、“公益团体企业化”的两大趋势。就像一般创业必须发现市场上“未被满足的需求”,研发崭新商品让自己与众不同;新的社会创业者也会从关心人群、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角度找寻市场需求,成立新公司。
公益团体则必须设法降低对政府补助与民众捐款的依赖,进行“二次创业”,让自己也能为弱势族群创造就业机会,产生获利;台湾庇护工场提供汽车美容、烘焙、餐厅、清洁等多元服务,且愈来愈有市场竞争力,就是明显的例子。
这两种新型态的创业者也被赋予一个时髦的头衔──社会创业家。他们的创业范围广布各领域,年龄分布也甚广,许多甚至是学者、文史工作者、社会运动者,因为善于营造话题,很快就能号召消费者认同他们的“使命性”。
爱心之火呈燎原式 注册社企超过5000家
其实,社会企业概念在欧美行之有年,在印度、孟加拉等开发中国家也因弱势族群需求强烈,发展得既成熟又创新;台湾因为是中产阶级为主的国家,社会氛围又好公益与福利,过去反而缺乏这种企业模式。
2006年,孟加拉经济学者尤努斯因创办“乡村银行”,提供穷人微型贷款创业自立,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引发台湾社会关注。2007年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和作家王文华创办若水国际公司,以“社会企业竞赛”方式寻找投资标的,打响议题热度,但却也因为概念还局限在传统创投“砸钱就能成功”的旧思维中,火苗乍现不久后就熄灭。
“消费市场不肥沃,事情怎么可能做得起来?”胡哲生分析,理念倡导一定要走在前面,先培养民众的消费习惯,社会商品才能被接受。
2008年,结合联合劝募、104人力银行、SOHO协会等团体的“公益2.0”脱贫计划推出,主张“救贫即救急”,透过大众捐款,协助弱势族群微型创业脱贫。这个计划讲究款项透明化、群众互动性、提供创业专业谘询,立即受到公益团体瞩目,纷纷取经效法。
遍地开花学界赞
2010年,辅仁大学紧接著成立“台湾社会企业创新创业学会”,建构理论、倡导概念,并把成功个案发掘出来,分析其商业模式,再广告周知。例如关注弱势就业与粮食自主议题的“喜愿共和国”、推广有机产销和环境概念的“日月老茶厂”、为弱势发声的文创媒体《四方报》等成功个案,都让有志成立社会企业的人更有信心。此时,社会企业概念才正式进入“燎原期”,并在2012年底推向高峰,被学界形容为“遍地开花”。
曾参与“公益2.0”计划、长期进行经济模型研究的辅大社会学系主任吴宗昇分析,台湾正在努力中的社会企业已有五千多家,其中包括近60家登记有案的新创业公司,一百多家正加速产业化以达到自给自足目标的公益型非营利组织,以及超过5000个积极转型的产销合作社。
吴宗昇说,这两年,在大学育成中心、教育部“大专毕业生创业U-START计划”中,都可以看到愈来愈多创业者已经摆脱以获利为单一目标的思维,从社会议题中找寻“尚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建构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商品。
打开一条新出路
在企管理论中,有所谓的“创业3年论”说法,创业者必须咬牙撑过产品从乏人问津到寻得固定客户的前3年,并从困难中学会应变能力和茁壮心理强度,企业才能存活。
但社会企业却颠覆这个传统“创业3年论”法则。因为社企创业者满腔热忱,3年艰苦很容易熬过;产品也因为具有高度理想性,容易让消费者跨过首次购买时犹豫不决的门槛。
此时,他们的挑战反而是“供不应求”,如果创业3年之后,生产速度还是跟不上需求量,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品牌,就无法达到可能达致的最大综效。
青年全新创业选择
关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创业者的三角关系,辅大社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哲生比喻,社会创业家需要的并非传统的创投资金,而是来自于消费者觉醒的“消费创投基金”。当消费者购买社企产品时,就是在用消费力来投票,决定哪个企业可以存活。
而青年若能以社会企业的形式来创业,也等于是在高失业率年代为全新的就业选择投下一票,决定我们的社会要往哪个方向前进!“新的创业和消费想像变革正在台湾悄然发生,众多微小而热情的改变力量,开始汇聚成大江大河!”胡哲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