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媒体在星期五报导,首相通知内阁,今年财政预算案提前三周,也就是落在了10月7日。
随之,全国大选会落在11月更加甚嚣尘上。
不过,据布城前几天传出的消息,大选不是落在之前大家推测的11月或明年五月,也非最近传说的明年三月。
据知,国会将先通过明年财政预算案后,在11月中旬左右解散,而全国大选则出人预料之外的落在明年1月初,也就是华人新年前。
明年农历新年比较早,落在1月22日,大选极大可能会在第一个周末,也就是1月7日或8日。14日或15日相当不可能,因为太接近新年了。
深入想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个反对联盟措手不及的一月进行全国选举,也确实是神来之举呀。
在现有选举法令下,只有军警和留居国外的选民才能投邮寄选票,至于国内的则不被允许。
1月大选,不止避开了每年年尾季候风带来的大水灾。最关键的是,509后很多对政治变得充满失望和无力感的华人,选举如果落在新年前,相当可能就不会回去投下神圣的一票。
许多人都习惯在年尾开学前,举家回乡一趟,然后到新年再回去。现在一个大难题来了,有多少人愿意短短一个月内,颠簸来回3次?
特别是东马的选民,或是路途较遥远的选民,有多少激情不再的人,愿意“劳财伤人”的特地再回去投票呢?
就算被允许邮寄选票的国外选民,上届大选那种收集了选票,然后有自掏腰包购买机票的专人,分秒必争的把机票带回来情景,还会再现吗?
如果大量华人不回乡投票,将对原本就逆流作战的行动党和希盟形成的巨大的冲击,也会对行动党的竞选活动造成影响。
众所周知,巫统主流派早就不对争取华人票抱太大期望了。
从马六甲和柔佛州选举,皆凸显了,在反对派四分五裂的多角混战情况下,巫统靠着自己传统铁杆支持票,加上偏低的华人投票率,就可以低空飞过。
越多华人不回乡投票,对巫统,甚至国阵都愈有利,有助提高它们在混合选区收割韭菜的机会。
同时,1月大选或许也可以让首相依斯迈宣传机关,营造一种他没有完全屈服于巫统或法庭帮立刻大选压力的观感。
但是,他同意在11月解散国会,相信又多少可缓解部分党内的山大压力。
解散国会后,他还可有60天的时间,来选择良辰吉时举行大选。明年1月初大选,就恰好落在期限之内。
过去14届全国大选,都不曾落在开年的1月。这次关键的第15届全国大选,真的会打破记录,落在明年1月7日还是8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