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2025年纪念甲必丹叶亚来公祭典礼”今早假吉隆坡广东义山叶亚来墓园举行,悼念这位吉隆坡开埠先贤。
公祭仪式于今早10时开始,主祭方与陪祭方代表全场来宾在叶亚来墓前进行拜祭,由主祭嘉宾蕉赖区国会议员陈国伟率领陪祭团上香、献茶、献酒与呈上祭品。

陈国伟在仪式上表示,叶亚来是吉隆坡开拓、建设、重建与发展的奠基者,众人齐聚其长眠之地,正是对这位历史伟人致以最高敬意的重要仪式。

他强调,一个城市若缺乏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尊重,将失去灵魂与尊严,而吉隆坡自168年前的小型锡矿区发展为今日的国际大都会,这段历程正值得被完整记录并传承给后人。
为此,他将向政府建议,设立一个“吉隆坡城市博物馆”,作为首都历史与多元社会建构的象征。

“吉隆坡作为我国首都,也应设有一座专属的城市博物馆。世界多个主要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雅加达等,皆已设有具代表性的城市博物馆。”
他指出,城市博物馆的设立具有4项重大意义与功能:
第一、透过系统记录,专注吉隆坡的历史,涵盖前殖民、殖民及独立后的发展历程。
第二、保存这座城市独特多元的历史遗产,完整记载及展示其从马来苏丹王朝时期、华人矿工、印裔铁道劳工与英国殖民者影响的锡矿小镇,逐步演变为国际大都会的进程。
第三、促进包容性国家认同意识,尊重和承认各族群对吉隆坡建设的贡献。
第四、为学校与公众提供文献、档案与实物资源,教育新一代国民。

他表示,城市博物馆不仅能作为年轻一代了解城市历史的平台,也将成为本地与外国游客深入认识吉隆坡的重要据点。
“我们不能让叶亚来的名字在史料与记忆中渐渐消失,就如同我们不该任由历史街道与地标在城市中无声抹去。”
颜登逸:“历史不能忘,文化不能断”,叶亚来精神不应沉默
隆雪华堂会长兼公祭典礼联合工委会顾问颜登逸表示,叶亚来作为吉隆坡开埠的重要奠基者,在最动荡不安的年代挺身而出,带领人民走出困境,其精神不仅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础,更为后世立下勇于承担与迎难而上的典范。
.jpeg)
他回忆,隆雪华堂在整理叶亚来历史资料时,曾实地走访吉隆坡广东义山叶亚来墓园,惊觉其长眠之地杂草丛生、乏人问津,深感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不该被沉默。
“当时吉隆坡广东义山、雪隆惠州会馆、雪隆叶氏宗祠等单位,共同商讨墓园整修与公祭仪式的可行性。”
“公祭典礼自2008年由4个联办单位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18届,扩展至10个联办与15个协办单位,体现华社之间的团结与资源整合的成果。”
他表示,叶亚来的事迹,或许在教科书里仅寥寥数行,但他所留下的建设基础与精神,不仅值得更多人记忆与尊敬,其精神也是一整代人面对废墟重建的象征。
他说,“历史不能忘,文化不能断”,正是因为每年有一群人默默为这件看似“小事”付出,这段历史才能得以延续。
“我期盼这份仪式感不只是对前人的敬重,也能为下一代建立起文化传承的桥梁。即便年轻人对叶亚来这个名字不熟悉,也能从我们这一代的坚持中感受到温度与意义。”
陈治年:叶亚来贡献奠定吉隆坡城市基础
隆雪华堂副会长兼公祭典礼联合工委会主席拿督陈治年表示,叶亚来作为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是一位杰出的华人领袖与社区建设者,其名字与吉隆坡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为该城市奠定了稳固基础。
“回顾历史,吉隆坡当年遭遇战乱与洪灾,荒废不堪,叶亚来毅然选择留下,带领人民修路、重建家园、发展商业、稳定经济;他不是在最安稳的时候挺身而出,而是在最混乱的年代,为这片土地撑起希望。”

他表示,如今的年轻一代或许与百年前的历史产生距离,但透过这类公祭仪式,将历史从课本延伸至社区精神的方式,让后人知晓,叶亚来用一生实践“责任”和“担当”。
陈治年强调,工委会将筹备另一项以“回首‘来’时路”为主题的纪念活动,计划透过四轮驱动车或轿车组成车队,重走叶亚来曾我国踏足的重要历史路线,初步涵盖榴梿洞营、吉双镇、芙蓉、波德申芦骨、吉隆坡、巴生与万挠,并邀请各地会馆、庙宇、学校及在地团体参与,具体日期将另行公布。
他也感谢各界支持让活动顺利举行,尤其是蕉赖国会议员陈国伟担任主祭嘉宾,并拨款1万令吉协助筹办,长期以来对社区文化工作给予积极支持。

出席者包括联合工委会副主席兼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兼雪隆茶阳(大埔)会馆会长杨博耀、联合工委会副主席兼雪隆惠州会馆会长拿督李新才、联合工委会顾问兼吉隆坡广东义山副主席李振光、吉隆坡广东义山副主席李振光、雪隆叶氏宗祠副总理叶观发、马来西亚惠州联合总会理事黄文金、雪隆惠州会馆会长拿督李新才、雪隆海南会馆福利主任彭志光、雪隆广东会馆纪念叶亚来系列活动小组主任叶育琴、吉隆坡仙四师爷庙受托人拿督邱海林太平局绅、马来西亚南阳叶氏宗亲总会总会长叶祥均、惠州市政协叶启繁、武吉免登区国会议员方贵伦代表方国昇、叶亚来后裔叶克林(译音,GLENN YAP)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