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讯)去了流浪汉,来了失业散工,吉隆坡每周更替30%落难新面孔,依靠民间组织食物派发解决基本一餐温饱!
“是的,他们当中为了解决一餐就是一餐,有者只在民间组织手中领过一餐饭,之后便不再相遇。”
吉隆坡地区向来为流浪街友提供食物的民间组织接受《东方日报》询访时,不约而同在过去8个月不停歇地向街友伸出援手,尽管他们发现街友减少了,但落难贫穷者未见消失。
克切拉香积厨(Kechara Soup Kitchen)、吉隆坡街头厨房(Dapur Jalanan),以及椰浆饭计划(TNLP)志工受询时表示,吉隆坡为全国各地瞄准谋求散工就业机会的大都市,一向依靠日薪维持生计的人士,遭受后疫情经济冲击,导致他们面对突然的经济拮据。
克切拉香积厨营运总监谢国良指出,在突然面对不够资源纾困的情况下,这群失业散工会为了先救济家人,而独自暂时流落街头,而有者无处可去,只好街上游荡。
“他们走在街上看来就像你和我这般的打工族,不希望家人得知‘我失业了’,他们到处躲避违反防疫所招来的罚款,并想办法尽快摆脱街头。”
他说,克切拉香积厨历年每逢周六会派发600份的晚餐,逢周一至五会派发120份的午餐,尽管后疫情时期周一至五派发数量增至140份至150份的午餐,历年记录只有不到5%人士是落难新人,但是按照新注册资料,今年6月以来其实每周都出现30%的落难新人。
依据受惠资料记录,其中170份至180份的派饭当中,存在受惠人更替高峰流动,前来领取食物的人士,以新面孔为主,而当中有大约于30份至40份的受惠人,只来领取过一次的派饭,此后便不再相遇。
“但是,这并不表示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当他们再次失业的时候,吉隆坡依然会是谋求散工就业机会的大城市,更何况有的人正为解决经济困境等待离开家乡,重返大城市。”
“他们是找到一天的活,才会有一天的收入,并没足够资源承担长期住宿,因此散工如果只赚取50令吉日薪,只能暂住一天20令吉租金的小单位,一旦失业,就是见一步走一步。”
疫情没了收入 领取食物喂饱家人
吉隆坡落难的人士,除了散工以外,还有城市贫户,由于收入受影响,而没足够的钱给孩子买食物,派饭的民间组织成为“一餐温饱”救济站!
吉隆坡街头厨房(Dapur Jalanan)协调员古拉杜爱迪卡指出,该组织历年每逢周日派发100至120份的午餐,今年3月行管令期间,增加至300份的午餐,高峰期需准备400份才足以应付,来到10月有条件行管令,派发量则回落至每周200份。
“前来吉隆坡戏院街(Jalan Panggung)领取食物的人士,他们当中是已经阔别一年不再出现的城市贫户,如今又到回来领取派饭。”
“他们有者逐渐在适应过度疫情经济危机,被迫著换工作,而不再如初发生疫情时期般的惶恐焦虑,只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马上改善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到回来戏院街,只是为了温饱,然后设法生存。”
从派饭辅助街友改为协助城市贫户找寻生计的椰浆饭计划(TNLP)创办人玛丝杜拉坦言,其组织曾经在每逢周六派发200份至300份的晚餐时,领取食物的求助者远远超出人数,而且有增无减。
“70%的领取食物者是组屋居民,他们当中有者因为收入受影响,而没足够的钱给孩子买食物,因此想到前来,希望领取派饭,至少让家人免于挨饿。”
玛丝杜拉指出,疫情期间其组织成员需要专注给城市贫户提供援助,因此早期派饭活动转为协助贫户解决基本生计问题,以协助家庭月收入低于1500令吉,育有3名以上孩子家庭,能够以本身技能赚取基本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