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14日讯)热浪岛日前发生一日内2名浮潜游客命丧大海的事故,浮潜安全引起外界关注,浮潜导游也因没有机构把关,导致专业性受到外界质疑。政府受促关注浮潜业者的管制,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资深潜水和浮潜教练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称,接载客人的船夫,在申请执照时就必须掌握急救知识才能通关;惟浮潜导游则无须考获执照便可带队。
量子海洋执行总监兼资深潜水教练郑炳松表示,本身在过去曾担任浮潜导游,后来转至专业潜水教练,不过仍有参与浮潜活动,至今拥有20年的浮潜经验。
他坦称,碍于浮潜和潜水的涉及范围甚广,至今仍未有一个确实的政府部门管制。目前只有海事局(Jabatan Laut)管理出海船只和船夫注册。
“以浮潜和潜水项目的性质来说,到底是要归纳在旅游部、青体部还是海事部,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所以真当有事情发生时,就不知道该向什么单位反映。”
检视浮潜安全设备
此外,他说,潜水与浮潜不同,前者拥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同时执照也获国际认证。而后者只要掌握一般的浮潜知识,就可以带队出海进行水上活动。
“俗称的潜水牌是经过专业课程训练、测试和评估后,才会按照不同程度获取不同等级的潜水执照。”
他说,10多年前,浮潜业者甄选浮潜导游的条件严厉,相关工作人员除了具备浮潜知识和了解所服务的海域,同时也必须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如今却因浮潜变得普及化,参与人流增加,导致行内一些商家对于相关规则逐渐不严谨。
“正如每次浮潜队伍最理想的数字是1比20,但现在却因游客人数增加,许多浮潜团都出现1比40或50人的情况。”
他认为,政府应当立法管理有关行业,特别是要求度假村、酒店管理员以及浮潜业者,必须确保旗下浮潜职员,定时上课以获得适当的训练,一旦无法达标,则不能放行。
“执法单位应该定时检视浮潜单位的安全设备,或是推出课程提供给浮潜导游参与,才能提高该领域的专业性。”
船员或助理随行应对紧急状况
郑炳松指出,位于热浪岛一些浮潜地点距离备有医疗设备的度假村或诊所,使用快艇也得费时15分钟,所以若是潜点出现溺水意外,领队的工作人员必须尽力在船上急救,以免错过救命的黄金时间。
“我个人认为每次出海除了一名船长,也需要一名船员陪同;而浮潜导游同样需要一名助理随行,才能在突发状况时交替和施于援助。”
除此之外,他表示,由于各家的浮潜团人数众多,故都会穿著不同颜色的救生衣,以分辨团员。
举例,一些游客由于过于陶醉海底世界,而未有听取指令及时返回船上,而工作人员又没有察觉而驶船离去。这些游客最终会由其它船家接应。
他说一般工作人员会在站在船板上观察团员的浮潜状况,同时会用小喇叭提醒即将越界的人。
与此同时,他也鼓励周边的游客若发现求救信号,可告知工作人员,好让其能及时应对。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求救声理应即时就能引起关注。但实际上在海上呐喊是非常吃力,靠近水面的呼叫就像是盖著毛巾呐喊般,声音变得非常细弱,不容易被发现。”
他也说,一般的工作人员都该了解海底生物以及海洋禁忌,故才能应付充满好奇心的游客。
安全衣要合身 带队者兼重任
UDIVE潜水用品店业者林赞仁指出,很多人误以为安全衣松动相等于浮力好,但实际上若安全衣过度不合身,可能会导致人体被浮力打击。
他说,一般浮潜和租借费用的价位介于逾百令吉至200令吉不等,出海前都会有专人教导参与者有关浮潜的知识。
他表示,浮潜工具并不昂贵,所以相信大部分有定时检查的业者,若发现有瑕疵的工具,都会即时更换新的产品,而不会为了节省少许金钱而罔顾他人的安危。
此外,他称一般出海浮潜都会控制在1比16,若超额则难控场。
他坦言,如果在浮潜过程中发生意外十分危险,工作人员除了要设法急救,还要安抚其它人的情绪。
他强调,浮潜人士应当在察觉身体有所不适时,就立即停止水上活动,并且告知身边人或是工作人员,要求返回船上休息。
此外,他认为,参与浮潜者最好在事前做好准备功夫,最好有“潜伴”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