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24日讯)为改善严重的塞车问题,八打灵再也市政厅近年落实数大型道路提升或改道计划,从收费大道如白蒲大道、西部疏散大道与联邦大道,到主要道路如加星路和52区单向道,希望能舒缓交通流量,摆脱“塞车黑区”的污名!
2006年升格为市的八打灵再也,房屋发展已达饱和阶段,人口密度非常高,为此市政厅近年来也积极展开道路提升或改道计划,想方设法纾解日渐严重的塞车问题,尤其是衔接收费大道的路口瓶颈,透过开设新路口或改道,加快车流量。
包括自2014年展开,去年杪正式完工的52区单向道计划,把全长3.2公里的苏丹路、西路、北路、东路和杨旭龄路改为单向道,缩减交通灯的等候时间,加快车流量,改善灵市旧区和联邦大道一带的交通状况。
耗资1500万令吉的哈拉班路至西部疏散大道的新路口,在上周一晚上开放通车,让来自大学路,士玛雅路(Jln Semangat)和哈拉班路(Jln Harapan)的车辆,不必途经灵市19区,即可透过17/47路,直达西部疏散大道,协助舒缓19区、17区与SS2的交通阻塞。
八打灵再也市议员嘉玛莉亚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此提升计划分为3个阶段,首阶段是把奥曼交通圈改为十字路口,如今新路口正式开通,接下来是第3阶段为扩大新路口。
“17/47路衔接西部疏散大道的新路口,来回仅2条车道,我们担心会形成交通瓶颈,因此讨论征用附近地段,扩大至来回共6条车道,希望明年杪正式完工。”
落实“反流系统”
武吉加星州议员拉吉夫说,其选区最严重的塞车黑区,是加星路、奥曼路和邓普勒路交界处,数年前从交通圈改为十字路口后,为了再加快加星路通往邓普勒路,前往新班底大道、旧古仔路、双威和蒲种地区的车流量,去年9月落实“反流系统”。
“每逢下班时间,从联邦大道前往加星路的车龙,接近300公尺长,就是因为加星路、奥曼路和邓普勒路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因此市政厅和交警合作,每日下午5时至7时,征用加星路高架天桥(邓普勒路往联邦大道方向),实行‘反流系统’。”
他解释,加星路的车辆,可利用加星路高架天桥“逆向行驶”,避开十字路口交通灯,直达邓普勒路在新班底大道底下的交通灯,省下20分钟塞车时间。
八打灵再也市议员洪明恩补充,白蒲大道是贯穿灵市的主要大道,因此近年市政厅和大道公司,提出数改道计划,改善大道衔接路口塞车问题,包括SS2和美嘉花园出入口。
兴建高架天桥分散车流量
为舒缓灵市邓普勒路长期塞车问题,武吉加星州议员拉吉夫建议在士玛雅路,兴建高架天桥连接新班底大道,为灵市驾驶人士提供另一选择。
他表示,灵市1区、4区或5区居民欲前往新班底大道、旧古仔路、梳邦再也和蒲种地区时,只能通过奥曼路和邓普勒路,因此上述路段长期塞车,车龙甚至长达500公尺至1公里,有时得耗上30分钟至1小时,才能离开邓普勒路口。
“我此前建议大道局和八打灵再也市政厅,讨论在士玛雅路尾端,兴建高架天桥连接新班底大道的可能性,市政厅原则上同意,惟须获得新班底大道公司和大道局的批准。”
拉吉夫认为,接近4000万令吉的造价,是此建议迟迟没有下文的原因,因此他希望各造可以讨论拨款资助,毕竟此工程将会惠及灵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