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2015年对我国表演艺术团体而言,可谓陷入寒冬的一年!从年头消费税执行令场地费用及成本增加,加上国内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导致演出票房如同马币汇率一样软趴趴的,令不少国内演艺术团体在“寒冬”中,挣扎生存。
消息透露,今年吉隆坡国家剧院多场演出票房成绩低迷,一场可容纳超过千多人的演出,却售出不到100张,甚至只有60至70张的票而已,堪称票房惨不忍睹;剧场界各演出也票房平平,让剧场工作者们感到莫名压力!
针对演出票房成绩频频失利一事,《东方日报》电访几位在近期有演出的剧场工作者后,了解到影响票房的其中因素,与我国近月来经济低迷有关,而大马人不具有看现场演出的习惯,也是其中重要因素。
城市芭蕾舞学院艺术总监吕威锦表示,在今年4月消费税落实之后,演出制作成本也随之大大提高。他以场地费为例,在还没落实消费税之前,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3场演出要价高达2万多令吉。当加入消费税后,制作成本必然增加!
“为了达到收支平衡,我们只能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也就是说提高票价。但这却造成了观众无法负担昂贵的花费,造成票房成绩不理想。”
往往叫好不叫座
吕威锦表示,以今年8月上演的《爱丽丝与扑克牌奇遇记》(Aliceand the Acer),3场演出共有1500张票位,但仅仅卖出46%罢了。
他说,在大马其实有很多好作品,但往往都是叫好不叫座。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大家不愿意花太多钱出来看表演。
“到后来为了冲票房,我们以优惠配套的方式,提供给各大学院。当然,这也是我们目前的应对方式,但后来我们还是难免会亏钱!”
同时,剧场工作者李文杰也表示,近期观众购票欣赏剧场演出有下降趋势,这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剧场演出属于奢侈品,它不会是观众的消费首选。
“尤其在今年消费税落实后,大家都把钱包看得很紧。比较起以往,我们必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经营社群媒体和宣传,以便吸引观众购票入席。”
剧团须创新 建立好口碑
来自EHouse剧场制作(EHouse Theatre&Production)艺术总监邓宇雯表示,大马人买票进入剧场看戏的意愿向来比较弱,也常常有大马演出不够水准的刻板印象。
但她认为,观众是懂得辨认好坏的。只要能建立起好口碑,一定能帮助提高票房成绩。
邓宇雯以她日前在马六甲制作的全马首个环境剧场《娘惹娘儿》为例,提供观众一个全新体验;让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增强互动性。
她说,这场演出一开始的票房并不乐观,但后来靠著观众的好口碑,成功扭转票房颓势。
有鉴于此,她建议剧团必需要累积良好口碑之馀,更要不断创新。她也即将在来临的制作中《贝贝的海洋》加入3D立体投射效果,让观众能够体验5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