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6日讯)美国劳工部昨日公布,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2.7%、月增0.3%,从5月的年增2.4%、月增0.1%上升,虽符合经济学家预期,但也显示企业已开始将美国总统特朗普升高的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数据显示,排除波动的食品与能源价格,核心CPI年增2.9%、月增0.2%,较5月的年增2.8%、月增0.1%上扬,也符合预期。经通胀调整,6月时薪下滑0.1%。
尽管特朗普4月间对所有贸易伙伴课征10%关税,并对钢铝与汽车进口课征更高关税,但美国官员驳斥这些措施恐引发物价上涨的警告。
不确定性冲击未来物价
安永首席经济学家达科指出,关税实施与通胀效应间存在延后效果,“我们还未看到关税对CPI数据的全面影响,我预期将开始看到更多影响”。
《华尔街日报》报导,近期特朗普政府加大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威胁,上周六宣布,8月1日起对墨西哥与欧盟产品课征30%关税;他周一又扬言,如果俄罗斯未能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国课征100%的“二级关税”。
虽然这些宣布还不足以对6月的通胀造成影响,但持续的贸易不确定性恐冲击未来物价。
经济学家普遍赞同关税将升高物价、伤害经济成长,但对于关税的冲击程度,以及物价上涨何时出现看法不同。许多公司赶在关税生效前大幅增加库存,使他们较容易抑制春季的物价上扬。
消费者负担70%关税成本
高盛预计,美国消费者最终将负担70%的关税直接成本。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已表示,为反应关税成本,将被迫涨价;服饰品牌Ralph Lauren也考虑涨价。
特朗普一再要求联储局(Fed)降息,但以主席鲍威尔为首的联储局官员拒绝该要求,他们坚称美国的经济强韧,让联储局得以观察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再采取行动。
市场预期9月降息0.25%
市场预期联储局在本月底的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并在9月降息0.25个百分点。
市场对该通胀报告反应平淡,股市涨跌互见,道琼斯早盘跌逾一百点,标普500与那斯达克涨0.24%、0.76%。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