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26日讯)曾获微软(Microsoft)与卡达尔主权基金投资,市值超过10亿美元(42亿令吉)的AI新创公司Builder.ai,近日宣告破产。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微软所支持的Builder.ai将收入下调至先前预期的1/4,在内部调查发现可能存在“虚假销售”的证据后倒闭。
据报导,Builder.ai成立于2016年,成立初期声称每个人都可利用人工智能建立应用程式或网站,过程“像订购披萨一样简单”。
因此,这项方案吸引了微软等支持者。该公司营运的8年期间,募资超过4.45亿美元,其中包括微软和卡达尔投资局的投资者,其市值一度突破13亿美元大关,2025年5月却宣告破产。
早在2019年,《华尔街日报》揭露了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Builder.ai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一种行销噱头,这间号称以AI“自动生成App”的公司,实则背后全靠人力代工,也被外界讥讽为“全是人工,没有智能”。
被质疑是行销噱头名不符实
据报导,当时它还叫Engineer.ai,不少人质疑名不符实。
对此,成长情报公司Cruxy首席执行员奥斯曼(Carrie Osman)强调,微软和其他公司未能从Builder.ai的产品中,获取真正的价值和投资报酬率,也没有深入挖掘新闻头条和炒作背后的原因。
她表示,近年来GenAI等技术被过度炒作,投资者和董事局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找到人工智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用途。因为“害怕错过”(FOMO,Fear Of Missing Out))而非基本面因素的驱动,投资者在极少的审查下就蜂拥进入交易,导致这些AI新创公司的估值过高,并忽视尽职调查。
根据Builderr.ai向会计师提交的临时账目显示,先前估计的2024年收入2.2亿美元,已被修改为5500万美元左右,而2023年总销售额1.8亿美元,将重新修改为约4500万美元。
暴露“害怕错过”投资危险
《thenextweb》指出,Builder.ai倒闭暴露“害怕错过”的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危险。
Builder.ai新首席执行员拉蒂亚(Manpreet Ratia)告知员工,该公司正在申请破产,原因是贷款方“意外且不可逆转的行动”,导致公司倒闭。
Builder.a创办人杜加尔在离职前曾表示,公司有许多应收账款并未收回,其经销商的长期未付账单,引发人们对公司收入的担忧。
据矽谷银行(SVB)发布的新一份报告显示,去年美国约40%的创投资金来自“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的基金,但在2021年,这一比例仅10%。
与此同时,该银行也发现“僵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也就是收入成长和单位经济效益较差的独角兽企业。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