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讯)尽管大马捷运企业(MRT Corp)在捷运3号线(MRT 3)采用总承包商(turnkey contractor)模式,而非捷运1号和2号线(MRT 1&2)所采用的工程执行伙伴(PDP)方式,使到建筑领域的风险剧增,但分析员依然看好本地建筑股项前景,并预测即将开跑的泛婆罗洲大道和隆新高铁工程将继续推高建筑业者的合约订单,所以重申对该领域“加码”的投资评级。
大马投行分析员表示,新总承包商的“建筑与融资”方式并非国内首见,耗资45亿令吉打造的槟城第二大桥和13亿令吉建造的彭亨雪兰莪生水隧道工程,是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
当时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总承包商与UEM集团和怡保工程(IJM,3336,主板建筑股)组成的联营公司,获得了上述两项工程,并由进出口银行(EXIM Bank)提供贷款。据悉,中国的进出口银行将为东海岸铁路(ECRL)提供长达20年及85%总建造成本的低息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员指出,在新的承包方式下,国外承包商较可能成为捷运3的总承包商,而先前捷运1和2的PDP--MMC-Gamuda公司在捷运3工程所扮演的角色料减少,同时,捷运1和2的第一线分包商,如怡保工程、双威建筑集团(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和WCT控股(WCT,9679,主板建筑股)于捷运3的角色也将在建筑价值链中,再下降一级。
成二线分包商
另外,据该投行分析员了解,东海岸铁路的总承包商--中国交通建设公司(CCCC)已将工程分配成数项大工程,并全数分包给其子公司。作为第一线分包商的CCCC子公司将再分配合约,给大马承包商,换言之,大马建筑公司最多只能成为东海岸铁路的第2线分包商。
分析员说,“一般而言,当建筑商处在建筑价值链的越下方,合约规模和赚幅就越小,因此对本地建筑领域而言是个负面消息。”
庆幸的是,大马捷运企业首席执行员拿督斯里沙利尔莫达表示,本地建筑业者在捷运3项目中依然可扮演主要角色,这是因为国外承包商竞标该工程条件之一,便是需与国内企业和土著公司合作。
3大工程撑订单
展望未来,虽然最新进展趋向负面,导致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和怡保工程股价在近期分别走跌5.9%和7.5%,写下1和2年低点,但是该分析员未因此调降建筑领域的投资评级,原因是该领域盈利前景仍明朗,同时多家业者的到手合约也处在历史新高水平。
另外,他表示,在泛婆罗洲大道(总值128亿令吉)、东海岸铁道(总值550亿令吉)和隆新高铁的500亿令吉至600亿令吉的数项工程加持下,建筑业者的合约订单在中期内只会有增无减。
“况且,虽然政府财政情况吃紧,但仍在2018年将发展开支维持在460亿令吉,与今年持平。”
大马投行的首选建筑股为,金务大(挖掘隧道专家和房产盈利稳健)、双威建筑集团(参与所有大型基建项目和可获集团内部工程)、金轮企业(KIMLUN,5171,主板建筑股)(供应铁道工程混凝土和估值便宜)及富达(PRTASCO,5070,主板建筑股)(道路建筑工程及特许权合约和高周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