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清算银行(BIS)与国际金融协会(IIF)专家指出,已开发国家实施量化宽松(QE)政策引发的“热钱”效应,不仅使新兴市场企业负债沉重,产能过剩,及经济衰退危机,而且还正开始对已开发国家带来通货紧缩及经济衰退风险。
BIS指出,美国QE共投入约4兆美元,而透过银行贷款及债券而流出的美元资金达9兆美元。
其中7兆美元流向新兴市场,然后再度进行杠杆操作,使新兴市场企业负债愈滚愈大。总金额根本不可能算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负债总额已达警戒线。
在实体经济层面,企业大量举债并扩张投资,造成钢铁、水泥及矿场的产能过剩,企业大量举债,使全球原料价格崩跌,重创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全球供给过剩需花数年才能平复。
在国际金融层面,由于联储局(Fed)即将开始紧缩周期,使新兴市场企业面临资金紧俏,并被迫延后或取消投资计划。
放款情势急速恶化
IIF指出,新兴市场银行放款情势已急速恶化,部份指标已降到金融海啸以来最低水平。
企业不仅更难偿债,也更难借入新资金用于投资,使新兴市场经济成长承受更重压力。因此当前新兴市场的危机虽不在于汇率失衡,而纯粹只是负债过多及经济成长减缓,但冲击却更深、更广。
新兴市场企业的共同问题,在于借太多钱进行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却又碰到市场需求萎缩。
资金错误配置,将对已开发国家造成通货紧缩效应,整个过程仍方兴未艾,因为欧洲及日本央行仍在实施QE。
IIF专家相信,新兴市场已经使全球经济成长率低于3%,而已开发国家正走向经济衰退,型态与2000年代初期类似。
如果不采取行动,预料已开发国家所受的冲击将比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