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LIU 3460/ EXP 31.12.2027
你听过“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吗?
腹主动脉瘤是指人体最大的血管,位于腹部的主动脉出现局部膨胀或肿胀。这种疾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难以被察觉。然而,若动脉瘤持续增大且未及时治疗,破裂的风险会增加,并危及生命。腹主动脉瘤破裂所导致的猝死,常会被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
显然,大众对这疾病的认知仍非常有限。
人体内的血管分为两大系统:动脉和静脉。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静脉则负责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带回心脏以及肺部。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扮演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各器官的关键角色,就像血管系统中的“联邦高速公路”。主动脉随著心脏跳动,不断地扩张与收缩,支撑著我们的生命运作。随著年龄增长或因日常生活习惯,血管壁会逐渐变弱,主动脉可能在某些部位出现局部肿胀,形成动脉瘤。
值得一提的是,动脉瘤除了可能出现在腹部主动脉外,也可能发生于胸腔主动脉及大脑血管。其中最常见的是腹主动脉瘤。“大众对腹主动脉瘤的认识普遍不足,更遑论主动接受相关检查。”CVSKL 血管外科顾问陈光宪医生表示,目前多数腹主动脉瘤的确诊,并非透过有计划的筛查,而是在接受其他检查,如腹部超声波或电脑断层扫描(CT)时意外发现。然而,腹主动脉瘤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他强调:“腹主动脉瘤若能及早治疗,生存率可高达 97%;但一旦发生破裂,即使能及时送医,存活率也仅约 30%。换句话说,每三位因腹主动脉瘤破裂而送到医院的患者当中,只有一人能够幸存。”
更令人担忧的是,约有一半的患者在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因未能及时送院而不幸丧生。
由于腹主动脉瘤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被忽视及未及时诊断,等到AAA破裂时已为时过晚,后果极为严重。那么,谁属于高风险族群呢?陈医生进一步说明,65 岁以上的长者,特别是男性,若同时具有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或家族曾有腹主动脉瘤病史,建议主动接受腹部超声波检查。“这是一项简单、经济且无创的筛查方式,能有效及早发现腹主动脉瘤。”
陈医生亦补充,目前已有部分西方国家将腹主动脉瘤检查纳入国家统一筛查计划(National Screening Program),针对 65 岁以上男性进行例行性筛查,就如同女性定期接受乳房 X 光检查一样,作为
一项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反观我国,大众对腹主动脉瘤的认识仍有限,筛查观念尚未普及,导致许多高风险族群错过及早发现与治疗的机会。”他感叹道。
腹主动脉瘤 vs 冠心病:两种不同的心血管疾病
针对腹主动脉瘤(AAA)与冠心病之间的区别,CVSKL 血管外科顾问梁耀鹏医生 指出,虽然这两者都属于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症状表现与诊断方式截然不同。他解释道:“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导致血流受限,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等,因此病人通常能够及时发现并就医。”相较之下,“腹主动脉瘤则是位于腹部的主动脉因血管壁老化或病变而出现扩张、鼓起的情况。这类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患者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患病,直到出现严重情况,甚至破裂时才被发现。”梁医生强调:“尽管两者皆属于心血管疾病,但应对方式与预防重点完全不同。”
腹主动脉瘤能治愈吗?
腹主动脉瘤虽然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但梁医生表示,腹主动脉瘤是可以治疗的。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EVAR,腔内修复术)和开腹手术。针对这两种治疗方法,梁医生解释说:介入治疗风险较低,恢复较快,一般1至3天即可活动;而开腹手术风险稍高,恢复时间较长,通常需7至10天。至于病患应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并无固定标准,需视个别情况而定,并由医生与患者共同讨论决定。
一般来说,当腹主动脉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者瘤体生长迅速、有症状时,才会考虑手术治疗。直径小于5厘米的瘤体风险较低,通常采取定期监测的方式。梁医生补充,介入治疗已有30多年历史,技术日益进步,早期手术时间较长,如今复杂手术也能在几小时内完成。陈医生还分享了历史趣闻,指出爱因斯坦正是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去世,当时只能用胶带包裹血管,无法像现在这样进行手术修复。
【医生资讯】
CVSKL 血管外科顾问陈光宪医生:
https://www.cvskl.com/cn/doctor/dr-tan-kong-hean/
CVSKL 血管外科顾问梁耀鹏医生:
https://www.cvskl.com/cn/doctors/dr-leong-yew-pung/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