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香港的人都知道,在这片拥有先进、尖端、城市化面貌的土地上,还同时保留了完善的传统文化,尤其华人农历新年期间“年味”更甚。除了和大马本地一样的新年习俗如团圆饭、拜年及派红包外,我们所熟知的新年好意头菜肴“盆菜”,就是流传在香港超过7个世纪的传统年菜,是香港引以为傲的农历新年饮食文化之一。
大马人过年除了习惯捞生外,近几年还开始流行起吃盆菜,各家餐厅、酒楼除了在新年期间限定推出捞生外,也都陆续开放盆菜订单。但这道将各式菜肴层层堆叠,聚集一盆的佳肴,其寓意与来历等很少人有去深究。
在香港,圆圆一盆的盆菜,具有“盆满钵满”的好意头蕴意,其起源于新界围村,是一种杂烩菜式,一道盆菜里荟萃了百菜百味,将10至20多种材料汇聚一锅,赋予了丰收、喜庆及团圆的美好意义;这是对全世界的客家人及广东人有著极具非凡意义的佳肴,也是历史保留下来的美食“情意结”。
盆菜的历史渊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宋帝在南宋末年时为躲避金兵追赶,逃难至香港新界的围村时,村民在得悉皇帝驾临,纷纷将家中最珍贵的食物贡献出来,并层层叠叠地放在木盆内献给皇帝品尝,而这道汇聚所有精华的“盆菜”就此诞生。
吃盆菜原是新界围村居民的传统习俗,每逢农历新年、祠堂祭祀、生日寿辰及嫁娶婚事等喜庆节日时,可以看到村民们会在祠堂及村内空地广场上围成圆圆一桌,享用美味的盆菜,举行盆菜宴。时至今日,经由媒体和民众的传播下,盆菜这道美食早已不再局限于围村内,反而成为了香港家家户户的传统年菜,其魅力至今更流传至东南亚地区,成为团圆饭桌上必备的菜肴。
吃盆菜最重要的是吃得“和味”,无论是采用名贵或普通的食材烹调,其重视的更是一家团聚的“团圆”氛围。盆菜内的食材结构可根据家庭的口味而做出更换,甚至素食主义者也可随意搭配材料做出独一无二的素食盆菜。
轻松自制盆菜好滋味
除了在市面上的餐厅购买现成备好的盆菜,民众自己在家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轻松自制自家独特盆菜好滋味。
材料:
10个中或小号红烧鲍鱼
10个蚝豉
10个中或大型干贝
10只虾
10个香菇
20片烧肉
半只烧鸡
半个大白菜(切成小块)
半个小萝卜(切成小块)
1个胡萝卜(切成小块)
半个西兰花(切成小块)
1小捆发菜
鸡汤或蔬菜高汤
3汤匙蚝油
适量大蒜与姜
烹调步骤:
首先,煮沸一锅水,将大虾煮熟。接著,洗净蚝豉、干贝及浸泡香菇后,将这3种材料蒸煮约15分锺,直至蚝豉变软即可;将所有蔬菜(白菜、西兰花、小萝卜及胡萝卜)蒸10分锺。接著,在选定的煲中放入几汤匙食用油后,即可爆香大蒜和姜。熄火后,在煲中加入一碗鸡汤或蔬菜高汤,之后再加入蚝油搅拌均匀。
完成上述步骤后可开始将材料装盆,第一层放入小萝卜;第二层加入萝卜;第三层装入白菜、蚝豉、发菜;第四层放入烧鸡、烧肉、香菇、西兰花及大虾;最后一层放入鲍鱼和干贝。
分层放入材料后,加入剩余高汤(切记不可浸没食材),以中火熬煮至少20分锺后,即可享用。
正月二十六“观音借库” 善信求财祈福
八面玲珑的香港在农历新年会换上喜庆的面貌,承载著记忆中不可取代的习俗,除了吃盆菜外,还有一个祈福求财“观音借库”的习俗。
“观音借库日”的习俗据说起源于香港上环太平山街的观音堂;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许多善信都会到各个地区的观音庙祈福和求财,希望“借库”后在来年可财运亨通。
香港著名命理师麦玲玲解释,“观音借库日”的典故来自500名护法罗汉下凡考验观音修行之说,护法罗汉们化身僧人到观音庙化缘,而观音见有和尚求助,于是便打开库门让和尚享用斋菜,随之和尚亦把食物分享予参拜的善信。
她在分享观音借库的流程时指出,善信可准备五色或六色水果参拜,像是香蕉和苹果,分别具有招财和平安的寓意,而广东话谐音为“离”的梨及意思“死亡”的瓜类水果,则应避免。另外,善信在参拜时也可带同鲜花及斋菜,并应穿著端庄。
“按正常流程,善信入庙后可先放下供品,再奉上一柱清香后,即可抽取库钱和财星令牌,完成借库程序;但各个庙宇皆有其不同的规矩,善信可多加注意。”
麦玲玲讲解“观音借库”流程。
麦玲玲以红磡观音庙的“观音借库日”为例解释,该庙仅准许善信带3枝细香入内,并由职员派发库钱“利是”,金额由“3000万”至最多“10亿”,随后即可将求得的库钱放入家中神位,而财星令牌则可放在家中财位。
正所谓“有借有还”,她补充,善信一般要在冬至前还库,购买相应寿金然后放入化宝炉后,再敲响庙内大鼓即完成还库程序。
由此可见,各个地区的农历新年习俗大多异曲同工,但其特殊的涵义和文化也别有风味。待疫情结束后,不妨来一趟香港之旅,亲自体验当地独有的新年传统风味,过个与众不同的新年吧!欲知更多详情,请浏览www.discoverhongk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