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特殊儿本就不容易,遍寻不获合适的培训中心更是让家长倍感担忧。3名拥有不同背景的女子看见雪州瓜拉冷岳县仁嘉隆特殊儿的需要,2008年在该地设立了凯青发展中心;随著孩子不断长大,更于去年9月开设凯青烘焙咖啡馆,希望将盈余用作教育基金,并在未来提供特殊儿就业机会。
城中的主题咖啡馆多不胜数,各有卖点,人们趋之若鹜似乎也不仅仅是因为热潮,而是咖啡馆文化已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仁嘉隆虽有闻名遐迩的佛光山东禅寺,但毕竟是小地方,咖啡馆不比大城市。在当地为数不多的咖啡馆中,凯青烘焙咖啡馆(Genpact Bakery Cafe)或许不是食物最棒、环境最好的,但肯定最有爱。由老师、家长共同经营,不久的将来,学生也将投入其中,这是一间自立自强,因为爱而存在的空间。
凯青发展中心(Genpact)和凯青烘焙咖啡馆由何雪卿牧师、曹翠翠和陈丽娜共同创立。自闭、过动和学习缓慢等特殊儿在发展中心受培训,他们的母亲则为咖啡馆提供餐饮。若你以为这样的经营模式定然没有水准可言,那就绝对大错特错。咖啡馆除了供应各式咖啡,也不缺意大利面、鸡扒、椰浆饭等主食,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所售卖的蛋糕卖相和美味程度和一般咖啡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们说,为母者强,妈妈们不放弃孩子的心意让人感动,而放弃原本的职业规划,投身特殊教育的中心创办人也同样令人折服。凯青有著凯旋青年的意思,特殊儿童因为有著一点点的差异,所以需要多一点点的理解,但这不代表他们无法活出精彩的人生。到过的各个咖啡馆,背后或许也有动人的故事,但在这里发生著、进行中的计划,让咖啡特别香浓,让买蛋糕的钱花得更有意义。
妈妈们说:“凯青开在仁嘉隆,简直就是我们的大救星!”孩子是自己的,外人尽心尽力,家长又怎能坐视不理。咖啡馆最美丽的地方在于它由老师和家长共同经营及管理,将来某一天,特殊儿也将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天地。
凯青创办人之一陈丽娜是仁嘉隆在地人,此前任职于商业管理和行销领域,并曾远赴中国深圳工作。她说:“以前总是想著离开家,到外地工作。回家乡做教育,那是从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曹翠翠则来自槟城,师训毕业后,被派往仁嘉隆,开始教学生涯,后更成为万津一所华小的校长,“凯青发展中心成立后,两头忙,深思熟虑后决定提早退休,全心投入其中。”两人和何雪卿牧师透过教会相识,较她俩都年长的何雪卿当年师训毕业后的第一个教学岗位刚好也在仁嘉隆。
乐见学生进步 师长不言悔
中心刚设立时,是以英文及国文补习为主,让清寒或单亲家庭以学费全免或半免的方式接受课业辅助。后来,中心来了个学习缓慢的孩子,接著自闭儿的家长也上门求助。在教育界服务二十多年,曹翠翠透露:“在学校也常见到学生辍学,但特殊儿童的问题不一样,他们因为缺乏管道,错过了接受培训的黄金时期。”虽看见特殊儿童的迫切需要,但当时曹翠翠和陈丽娜都还没有“受装备”,完全不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
奇妙的是,在牧师的牵线下,有位不愿具名的善心人士捐献了1万令吉,刚好足够让两人带职修读学习障碍儿童教育及管理课程,她们也用心地参考其他中心的模式,不断学习,希望能尽快服务仁嘉隆的特殊儿童。
课程修毕后,凯青在2010年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订制早期介入辅导。当时,曹翠翠离退休年限还有10年时间,她笑说:“我现在已经‘退休’6年了。”今年52岁的她,带领特殊儿童从没有眼神接触到能有短暂的交流;从不受控制到能遵守指令,她说:“从没有为提早退休感到后悔,觉得非常值得。”
门外汉从“心”学起
2013年,凯青发展中心庆祝5周年,当时发起的一项筹款为咖啡馆的设立筹到了第一笔资金。凯青现时使用的建筑物由善良的业主免费借出,底楼的咖啡馆、二楼和三楼的发展中心都无需缴租,大大地减轻了负担。陈丽娜坦言:“经营咖啡馆,我们都是门外汉,和当初踏入特殊教育一样,又是一个完全陌生,必须从头摸索的东西。”
从一开始不知道咖啡机怎么用、装潢和摆盘应该注意些什么到现在有模有样,里头全是心血。她接著说:“初期只使用店面的前半段,不敢做太大,比较稳定后,再慢慢一点一点开放范围,我们甚至不敢大肆宣传,怕应付不过来、怕做得不好。”咖啡馆里大部分蛋糕由家长在店里制作或是在家制作后带过去,陈丽娜指:“家长真的全心支持,而他们的参与,非常非常重要。”
采访的隔天,原先只是兼职到中心教孩子们烘焙的曾芳燕转为全职的技职训练导师,这也意味著,孩子们参与咖啡馆的运作是指日可待的事。陈丽娜强调:“这家咖啡馆原本就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也因为如此,它才显得特别。
希望他们至少有工作…
凯青发展中心目前有16名学生,谢巧月的14岁小女儿是中心的第一个自闭症学生。张美新的12岁大儿子则有绘画天分,曾经在中心的协助下,出版了一本个人画集。两位妈妈制作的蛋糕都非常精美,还以为她们原本就有志于此,皆育有3名孩子的她们却大摇头说:“才不是!照顾特殊儿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到中心学习,我们也比较有时间了,就上网学,做了放在咖啡馆卖。”
尽早受训适应社会
谢巧月感性地说:“这家咖啡馆至少能给孩子一个工作机会,毕竟他们要到外头打工并不容易。他们一年一年大,我们一年一年老,希望将来他们至少有份工作、有个寄托。”她说:“家有特殊儿,我们这些家长的脸皮都锻炼得特别厚,毕竟外出时人家免不了会投以异样眼光。以前还没到中心培训前,是真的不敢带出门,因为完全控制不了,但是现在能听话了,能安静地坐下来。现在我做蛋糕,就让她(女儿)帮我拿东西,她特别爱打鸡蛋”,言语中听得出欣慰。谢巧月是印尼华侨,为爱嫁来大马19年,华语是嫁过来之后才学会的。家有特殊儿,她为孩子所下的决心,一如既往。
张美新也曾为了“治愈”儿子四处奔波,“我儿子是自闭加过动,医生告诉我时,我完全没有概念,以为孩子还小,还有机会导正,一直跑医院、学校,和其他家长交流,后来才知道这是一辈子的。”在找到凯青发展中心前,住在万津的她曾山长水远地把孩子送到巴生的自闭症教育中心和八打灵再也的华抿自闭症辅导协会,费尽心思,就是希望孩子能尽早获得训练。针对这一点,陈丽娜希望家长们能尽早认清并面对现实:“越早确诊,越早让孩子接受训练,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差异,强迫他们融入一般孩子的生活,或是把他们封闭在家,就算是出于爱,最终也会变成一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