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化时代,许多古老行业已渐渐落没,陶瓷业者求变求新,除了致力守护传统手作陶瓷品,也为陶艺添加现代元素,让陶艺随著时代步伐前进。
许多靠传统手艺生存的窑厂师傅,因受到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冲击,面临失业困境,只有极少数靠转型和自我调适成功而重新打开生路。
位于峇株巴辖新加兰的陶然园,是当地硕果仅存的半手工制陶瓷窑场,由两代人共同管理,致力于守护传统手作陶瓷品的同时,也为陶艺添加现代元素,让陶艺随著时代步伐前进。
陶然园从1988年创立至今,已有29年的时间,在塑胶及玻璃制品未普及前,许多容器及杯碗都是陶制。
早在70年代至80年代,陶瓷品在本地相当盛行,陶然园第一代管理者是由5兄弟一同打拼,将陶瓷厂慢慢拉上轨道。
陶然园第2代管理人郑宇量(33岁)从小就在陶然园帮忙,中学毕业后到其他领域工作,才发觉到陶瓷业拥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因此最后决定回来协助父亲郑文华及叔叔,一同管理制陶业,守护及尽量保留原始的制陶法,同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艺术品味制出陶品。
郑宇量介绍,陶然园所生产的陶瓷品包括园艺陶瓷品、茶具及摆设品。陶瓷品多数融合马来西亚的本土特色文化如刻上花型及龙形,让整个陶瓷品看来更有艺术特色。
“随著人们的生活品味提高,对陶瓷品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陶瓷业者难免需随著市场需求变动,加入更多新元素。”
原料火候拿捏准确
他说,陶然园至今维持半手工制陶法,每个环节都尽量保留最原始模样,所烧制出来的作品琳琅满目,蕴含著现代人的生活艺术品味。
他透露,陶瓷制作程序从模型雕刻、灌浆、脱模、修坯、施釉及烧窑,整个程序都是为每一件陶瓷品披上一层层美丽及光亮的外衣。
“目前厂内所使用的气窑是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有别于其他如材窑、电窑及煤窑等,气窑相对的污染性较低、火力较强及较广泛被使用。”
他说,组成陶土的成分包括高岭土、长石、陶石及粘土。制陶步骤,首先需用浆料倒入石膏模中形成半成品坯体,接著经过各项流程。
“每件陶瓷品需经过火烧过程,一般烧成温度须1200摄氏度左右,时间大概需9小时。若陶瓷品烧不够火候,相对的陶瓷密度就会不足,这将导致陶瓷品具有吸水力而让水渗入,易滋生细菌,危害使用者健康。”
郑宇量强调,经营陶瓷业并不简单,制陶师傅对自己的作品可是一丝不苟,除了需对陶瓷品的原料拿捏准确外,精细的手工雕刻、烧制陶器的温度与时间的拿捏也需靠多年的经验。制陶的过程也会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些都需靠经验来评断。“为了力求成品品质拥有一定的水准,若制作出瑕疵陶瓷品,我们将会以低价售出,顾客群主要是在柔州、怡保、槟城及亚罗士打。”
制作过程繁琐精细
具有艺术魅力的陶瓷品,成品可分为装饰性兼具实用性的陶瓷工艺品,其制作过程繁琐又精细,容不得半点马虎。陶然园融合本地传统文化及现代工艺创新,吸引对陶瓷精品有兴趣的消费者。
郑宇量透露,陶然园聘有10余名工人,负责不同的工作岗位,包括色料调配、雕刻及烧窑等的工作项目。
冀转为服务性质
“陶然园的陶瓷品受到各族的喜爱,尤其是巫裔更是爱不释手。在佳节来临时,他们总是会毫不手软的购买陶瓷品回家摆放当作装饰用途。”
他说,陶瓷业目前走向大量生产的方向,因此日后希望转为服务性质,透过陶艺教学,推广陶艺艺术,并走向另一个层次。“目前陶瓷业仍面对著种种挑战,除了陶瓷品原料及人工薪资提高外,还受到国外厂家如来自泰国、越南,以及中国的陶瓷业者的竞争,因此,经营陶瓷业的盈利日渐减少。”
开放参观体验 “陶园”推广陶艺
陶艺产业发展永续经营,除了从商业角度出发推动陶瓷业,1946年就在吗什新村扎根立足的“陶园”朝向观光教育性质推广陶瓷艺术。
“陶园”设置陶艺博物馆,免费供旅客参观及亲手体验制作陶瓷,同时开班授课,传下陶艺的种子,只求希望这一门艺术不会在我国消失。
由已故陶瓷雕刻家欧英光所创办的“陶园”,创办初期以生产胶杯为主。70年代高峰时期拥有超过100名员工日夜生产,所生产的高品质陶瓷灯饰更被5星级酒店指定采用。
90年代初,因面临中国强大竞争及劳工短缺,“陶园”管理层决定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逐渐减产吗什工坊的产量。所幸,欧英光7名子女虽然长居中、美两国,但他们一致决定保留“陶园”,继续在世界各地发扬陶瓷艺术。
“陶园”目前由欧英光的幼女欧丽兰负责经营。欧丽兰坦言,我国对于艺术这一块的认同感不强,人们也习惯了机器大量制作的廉价陶瓷,不会花费在艺术家所创作的陶瓷工艺品上。
“日本人肯花上数千元购买一套陶瓷餐具,这在本地就不太可能发生了,因此很多东南亚的陶瓷艺术家,都必须到大学讲课,才能维持生活。”
欧丽兰乐观表示,人们开始对手作产品感兴趣,往好的方面想。说不定哪天陶瓷工艺能够再度兴起。
“目前陶园虽不赚钱,但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我会继续留守,并会逐步增设咖啡厅等设施,希望未来能够吸引更多人踏足陶园,感受最朴实的陶瓷工艺美。”
对于这一份坚持,欧丽兰坚定表示,因为她身上流著陶瓷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