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福文学40系列3
马华作家潘碧华博士从文学创作中深有感悟,她说,文字是人生最美好的礼物。只要心不死,她会一直创作下去。
潘碧华从读书时期就开始写作,这么多年来不曾放弃。她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写作是记录自己的过去、情感、想法和心情,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在年轻时的生活较为单纯,注意的事物较为细致,这些都是回不来的情感。
“如果当时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有段这么单纯纯粹的感情。人总是善忘的,文字可让我们回想曾经美好的年轻时代,还有与家人朋友的共同回忆。”
“我会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可能也是受到爸爸的影响。爸爸写了很多关于胶园的作品,原本我只是送些给朋友当做纪念,却获得很多朋友的赞赏,因为这些都是70年代,40年前,回不来的美好场景和生活,最后我也替爸爸出版这本书《胶园深处有人家》。”
她说,值得一提的是,受到爸爸的启发后,另有一位作家黄锦树也创作了一本《胶园深处》。“这意义深远,只要做过的事情,都会留下痕迹,然而这些痕迹必然也会深刻影响著别人。”
“我也是受到中学老师的影响,才开始创作文学。上课时老师会把文学的知识和写作的乐趣告诉我们,并以作家的故事让我们对文学产生热爱。”
她说,80年代的文学风气强盛,报章有许多投稿园地、文学团体也积极在推动文学活动,上大学时有马大文友会,中文系也会举办文学双周。“我第一个作品是《传火人》,当时处于文化风雨飘摇的时代,文学仿佛要被熄灭,我希望护著火种,把火传承下去。”
“生活上的经验和思考就是创作题材,只要我们愿意思考,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有创作题材。唯一的挑战只是时间不足。”
“一个写作者最重要是多方面尝试,阅读多方面的书,才可让文字更加丰富,当今许多年轻写作者主要写写个人心情,可能要有同样经验的人才可引起共鸣,但同样的人不多,因此需要提升到大家共有的感情。”
【潘碧华个人资料】
姓名:潘碧华 年龄:52岁
笔名:无
曾出版的作品:《传火人》、《在北大看中国》、《我会在长城上想起你》、《怕见老师》等。
主编作品:《马华文学奖系》《跨越时空--中国文学的传播与接受》
担任(职务):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