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科研究常常提出的“gaslighting”一词,其实就是指“煤气灯效应”,一如封面设计图,那些圆圈让人看得天旋地转,正好是那种感觉。
上个月逛纪国书屋时发现到美国心理治疗师斯蒂芬妮.莫尔顿.萨基斯医生(Dr. Stephanie Moulton Sarkis)出版的这本《煤气灯效应:认识、挣脱诡辩欺诈与情绪加害者》,对于这方面的疑问都找到了答案。
根据作者,煤气灯效应的加害者 (gaslighter) 的世界观相当扭曲:世界只有固定数量的成功机会,一旦看到其他人成功,他们就会不自在,因为你成功代表他少了一个可以成功的“名额”。这观点跟自恋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的世界观其实有相似之处。
那么,加害者会怎么做呢?假如一个年轻人努力求学然后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原本是父母亲的期望,但是孩子达到目标之后,煤气灯效应的加害者父母就会泼冷水:“有很值得高兴吗?又不是你马上就找到工作”。你大概可以想像,接收讯息的受害者有多么困惑:大学毕业是你们的期待,我办到了你们却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对。
说穿了,加害者的要求是随时“搬龙门”,目的就是让你困惑、看到你受挫败。让你迷惑、开始质疑自己的想法了,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控制你,让你无法培养全然独立的人格。
这么一说,冰雪聪明的读者大概会猜到,其实我们身边不乏煤气灯效应的加害者。
此书也建议很简单的判断方法:你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常常说一套、做一套?他没有同理心,常常在嘲弄别人的苦难?你跟他分享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是不是变成他日后攻击、诋毁你的工具?又或者说,他所知的事情都可以加油添醋变成捞取利益的工具。还有一点就是质疑你所看到、感受的一切,告诉你还有“另一个事实”。当然不乏他们派遣的“飞猴”(flying monkeys) 来到你面前搬弄是非。
受害者在长年的煤气灯效应之下,可能发展出扭曲的人格,例如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学会抑制自己的情绪与想法(因为加害者知道了就随时发难),更糟糕的是学会了加害者那种不为自己负责任的习性。
再加上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等等后续的症状,受害者必须很努力学习让自己走出阴影,告诉自己生活中没有戏剧性情节才是正常,因为加害者让你以为生活中常常看到忽高忽低、互相叫骂的戏剧才是正常的。加害者认为世上所有其他人都有问题、坚持自己才是最正常的看法,哪怕是遇上很糟的事情都不会改变,所以医生写书劝告读者放弃期待。
此书写的英文开门见山也很好阅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买回家研究。读书增加知识之后,面对加害者的时候你反而变成观察者。远离加害者、慢慢走出阴影的时候,你以为自己冷血,其实那是你值得拥有的内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