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甲洞大街,原来的两层店铺多已重建为三层。(图片:黄福地提供)

20世纪初,如果说吉隆坡甲洞(Kepong)到处都是锡矿,到了20世纪中甲洞则到处是木屋区,估计甲洞当时有两千多家木屋、两万多名木屋居民,堪称全马最大木屋区了,甲洞单是木屋区即比不少二线镇埠更多人口!话虽如此,甲洞在迈向城市化的进程中,却对木屋区居民采取强硬手段迫迁,引爆一场掀起千层浪的抗争,此外木屋区迫迁也衍生了甲洞乌鲁新村(Kepong Ulu)。

照说政府规划发展无可厚非,人民要求基本居住权利同样无可非议,两者并没有冲突、矛盾,缘何木屋区的迫迁最终形成水火不容?1941年生的老甲洞萧海金,回顾这场半世纪前的抗争记忆犹新,原来愤懑的木屋居民,不满政府以超低价卖地,发展商却不愿赔偿被迫迁者,非但没有屋地配给,也没有拆迁后的妥善安排,他们认为对在这里住了超过大半个世纪的开拓者不公平。

萧海金是1966年至1971年这场木屋区反迫迁抗争的领导人。1970年萧海金、叶新田等四人在内安令下被扣捕,1971年在数百名军警压阵下,其中38家木屋居民被驱赶,随即这些木屋被推倒,再加上一把熊熊烈火付之一炬!300多名木屋居民无家可归,寄居甲洞公立学校三个月。萧海金告知,当年火烧木屋区轰动全马,发展商唯有同意合理赔偿,1970年杪安置木屋居民在毗邻森林研究院的甲洞乌鲁(Kepong Ulu),木屋居民的艰苦抗争终有成果,此后基本依据同样模式补偿。

新一辈多以为吉隆坡甲洞(Kepong)是个新型城镇,殊不知早在1867-1874年雪兰莪战争甲洞已是甲必丹叶亚来的据点,当叶亚来的盟军彭亨军队从文冬越境进入雪兰莪,其中一路便驻扎在甲洞助战。1951年英殖民官员S. M. Middlebrook的Yap Ah Loy(1837-1885)一书,记述在雪兰莪战事平息后,叶亚来大事扩展其锡矿版图,1870年代在甲洞投入了1400元,结果产出了价值超过万元的锡米。叶亚来与叶石联营的甲洞锡矿宝号称作“德成”,那时候的万元可是个大数目。

英殖民官员John Anderson 在1824年的报告中提到,在Lumpoor(指吉隆坡)一带的采锡区包括Petaling、Sirdang、Junjong等,但除了吉隆坡之外馀者皆无聚落。专攻马来亚历史的英国学者‎J. M. Gullick,怀疑这个Junjong即是增江(Jinjang),而增江作为大甲洞的一份子,换言之19世纪之初甲洞已有人烟?1940年Batu Selangor Tin购置了增江园(Jinjang Estate)的214亩地采锡,可见19世纪华民零零散散在此采锡并不奇怪。1886年英殖民矿务局年鉴,描绘吉隆坡矿区的地图显示,其时甲洞已是吉隆坡锡产重镇,矿区之大远远超越淡江、安邦等地。

1971年甲洞木屋区迫迁风波,熊熊烈火把其中38间木屋付之一炬。
1971年甲洞木屋区迫迁风波,熊熊烈火把其中38间木屋付之一炬。


老甲洞萧海金告知,除了两大园丘甲洞园(Kepong Estate)与爱丁堡园(Edinburgh Estate),以及早期住宅区甲洞花园(Taman Kepong)以外,甲洞地区几乎每一块地都曾开采锡矿!据他所知,叶亚来的锡矿就在今甲洞七英里的蓝图园(Taman Usahawan),甲洞最早的矿村即在这一带形成,最终发展成今日的甲洞大街。雪兰莪战争平息后,叶亚来声望一时无两,甲洞早年聚居华民多为客家人与叶姓人氏,萧海金母亲叶氏1926年从中国被卖童养媳南来,她也是来自叶亚来乡下的惠州沙坑(秋长镇古称)。

都说Kepong地名的起源,与被Kabusan群山环绕有关,由于方言群发音的差异,客家人唤之高乌山,闽南人唤之高武山。印裔民间学者S. Durai Raja Singam称,Kepong名字源于kepung,意思是封闭,包围或围困,看似与甲洞的地形相当吻合。然而奇怪是,中文地名一开始就唤作甲洞,只是与客粤语似乎不怎么对音,惟根据冼星航老师的说法,Kepong的Kep显然是入声尾,与客家话的kap(甲)对得上,Kepong的ng则为舌根鼻音,与客家话的tung(洞)亦为近音。此外,1923年谭里夫《南洋埠名》、1928年林穆群《马来亚半岛商埠考》皆记之吉洞,1939年潘醒农《南洋华侨便览》则记之奇邦,但这两个称谓都不曾被广泛采用。

1890年,英殖民计划从吉隆坡扩展铁路北上,其中一个计划设立的火车站即甲洞。闻风而至的欧洲投资人看中甲洞,先后购地开发了甲洞园与爱丁堡园,然而即便老甲洞人未必知道的是,这两个大园丘最初是咖啡园而非胶园,直至1892年这支铁路线通车,加上树胶业开始炙手可热,甲洞园与爱丁堡园始逐渐转成胶园。1908年Arnold Wright 的20世纪英属马来亚印象一书,提及这两大园丘的胶工多为印裔泰米尔人,以及小部分印尼爪哇人,完全未提有华民胶工。

在开拓这支铁道线时,1890年《新加坡自由西报》(Singapore Free Press)称,铁路两旁尽是“莽莽丛林”,与今不可同日而语。至惊人是,1894年英文报Selangor Journal报道,在甲洞七英里半再有一起致命虎患,一华民男子在住屋附近被猛虎袭击,一名年迈的老华民立即上前帮助,捉住男子的腿试图从猛兽身边拖开,但却徒劳无功,不过他的呼救引来了一些华民,他们用锄头击退了虎兽,可是那男子已然毙命。这起虎袭事件发生时,甲洞街场仍未迁至七英里半,不过当地亦已有不少人烟,老虎从森林出来到村落噬人,今天的甲洞人根本无从想像!

20世纪初欧洲人开发的甲洞园,当时已从咖啡园转成胶园。
20世纪初欧洲人开发的甲洞园,当时已从咖啡园转成胶园。

1896年甲洞街场大火,英文报The Straits Budget称,这个距离吉隆坡中心六英里的矿村,几乎完全在大火中烧毁,41间建筑尽被焚于一旦,包括赌馆、鸦片馆与膜拜场所,报称相信是意外肇成大火,但有一些华民竟趁火打劫,已罪成判刑。大火过后,英殖民要求街场华民迁至八英里火车站一带,惟街场华民不愿意搬迁,后来双方各让一步,甲洞街场迁至七英里半,原来在七英里的街场便称作老街场。

20世纪初,支持孙中山革命的甲洞华民创设了“开明阅报社”,1909年转成开明学堂。根据报界前辈黄福地主编的《甲洞华小百年校庆特刊》、《吉隆坡甲洞华小校友会四十周年暨新会所落成纪念特刊》,1920年代再有甲洞华民创设崇德学校,二战后开明、崇德两校合并,称为甲洞开明崇德联校,1952年易名甲洞公立学校,1961年分为甲洞一、二校,2003年再分出甲洞三校。甲洞这三间华小2009年庆祝了百年校庆,足证甲洞华民坚毅的办校精神由来已久。

至1930年代,甲洞市面的繁荣,以及人口的稠密,已是吉隆坡邻近的各小埠之冠。根据1934年叶志博校长的《甲洞一瞥记》,甲洞土地肥沃,最宜种柑,住民往往在屋后空地种柑,号称甲洞柑。此外,甲洞也曾以“蓝心蕃薯”闻名,日治时期吉隆坡人多来争相购买,战时每日约可出产数千斤,蓝心蕃薯其时称甲洞蕃薯,惟战后几已无人问津矣。早在二战前,甲洞生产的蔬菜更是远近驰名,1934年第11届马来亚农艺展览会,厚皮甜柑首奖得主即来自甲洞,蔬菜方面甲洞更是囊括主要奖项,诸如蕃薯首奖、中国罗卜首奖、白芥菜首奖、黄瓜首奖、豆角首奖、芫茜首奖及次奖,芹菜次奖、洋葱次奖等,足见那些年甲洞是吉隆坡后方的大菜园。

还有一段小插曲,紧急状态时期组建的村落才列为“新村”,独立后组建的村落则被列为重组村,可是不知何故在雪兰莪政府的纪录中,1971年因木屋区迫迁衍生的甲洞乌鲁竟被列为新村?此外,甲洞乌鲁村长黎丁财告知,有心人两度欲把甲洞乌鲁新村私自改名“陈忠鸿花园”,但两度皆被不满的村民推倒村名牌,黎丁财还曾参与2010年第二次推倒“甲洞北区富路新村拿督陈忠鸿花园”村名牌行动。陈忠鸿原为马华党员,1973年被开除党籍,1978年代表民政党中选甲洞国会议员,后重返马华曾任总秘书及官拜副部长。

村长黎丁财在甲洞乌鲁新村入口处。
村长黎丁财在甲洞乌鲁新村入口处。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希望驾国产车别来” 男子嫌B40拉低高档商场素质

阅读全文

轿车猛撞收费站分界堤 2乐龄男子伤重身亡

阅读全文

JPJ推MADANI车牌竞标 惹来侵权非议遭索偿130万

阅读全文

【特派】安华进博会致词秀中文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阅读全文

李强感动安华访华

阅读全文

美国总统选举前夕 多州严防选后暴力事件

阅读全文

孙和声:从华裔土著谈起

东方文荟

据报导从2023年11月1日开始,砂拉越的华土混血儿(不论父亲或母亲是土著)可申请成为土著;据此享有土著的特殊地位与砂邦...

阅读全文

陈仁杰:国盟暗流汹涌

东方文荟

国盟自第十五届大选崛起后,就一直保持著势如破竹的气势。有了保守派马来选民的支持作为底气,他们志得意满,就算是希盟与国阵联...

阅读全文

林艾萱:迎战中年危机

东方文荟

因为年龄来到了轻中年,发现最近在朋友圈聊的课题莫过于“中年危机”,比如说有些朋友在中年突然面对公司裁员,有些朋友突然中年...

阅读全文

杜新宝:老师观照学生的众生相

东方文荟

“老师观照学生”的“观照”有几个意味,一是看得清楚,二是向下看,像观世音菩萨在云端看世人,从智慧的高地向下看,三是在一个...

阅读全文

郑秉吉:古物上的禅意

东方文荟

最近几年,每次若有机会到台北,我总是会安排时间去国立故宫博物院参观。有人问为何要一去再去呢?台北国立故宫是世界最好的博物...

阅读全文

陈仁杰:伊党还想禁什么?

东方文荟

第十五届全国大选中,伊党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国会最大政党。或许,就连该党领导层在选前也没有料到自己所属的政党居然能够取得如...

阅读全文

林艾萱:英语不好非“过错”

东方文荟

近日,媒体纷纷报道一名大学工程系毕业生所发表的一个帖文,他努力考取一等荣誉学位,但因为无法以英语沟通而找不到工作,让他悲...

阅读全文

周本兴:政治都是骗人的鬼?!

东方文荟

马华领导层之一马汉顺信誓旦旦集中火力发了十个问题给火箭倪可敏,最终石沉大海,日前他已改成选择题,方便倪氏回答,引起华界哗...

阅读全文
王孙文2019年在文德华小前装上“道解埠”三个大字,还原林道解开埠事迹?

雷子健:多皆寻满清将军

东方文荟

吉打多皆(Tokai)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埠, 尽管早在 1915 年已设立火车站,但多皆始终不曾受到世人注目,直至我们上...

阅读全文

陈仁杰:政治青蛙,招上瘾?

东方文荟

政治青蛙风气盛行,在我国早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民选议员们跳槽俨然成了家常便饭,每一次都是同样的戏码,要么大义凛然地表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