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Identity)是种有关身份归属的事宜,也就是个人或群体认为自己是属于哪一类人的状况。通常它包括自居性(自我标签)与他人认可(他人标签)两方面。不仅个人或群体,即便是国家也会面对国族建设的难题。这是个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或文化研究的持久课题。在多元族群国,这个课题更是棘手。
就华人来说,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华人、华裔或华族也有其特定时代环境的认同课题。即便是香港这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特别行政区,也有人认为,港人在认同上可划分为四大类,以中国人自居、侧重香港本土认同者、在前两者摇摆不定者,及四海为家的天下主义者。
这四类人也可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认同选择;易言之,可以是在4类中转换。在学术界有个名词:置境性族性(situational ethnicity)便强调人的认同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能视形势与情况而有所变换。
如某位大马华族在国外时,可能会强调他是大马人(国籍),可碰上中国人时,则可能强调他是大马华人,而在国内则说他是华人/华族。实则,其他族群如马来族或印族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随机应变。这主要还是视需要而定。伸言之,族性也可能是可灵活变换或具有多重性的。
那么什是决定族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族性是由先天与后天两大因素决定。先天如血统与体质特征,这是上天注定没有选择余地的因素;后天因素则颇为复杂涉及了个人或群体的自主选择或被框定,如大马的公共政策就是把国民分为土著与非土著、穆斯林与非穆斯林。
尽管如此,个人或群体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做出自主选择。比方说,以研究马来(西)亚华族著称的巴素(Victor Purcell)便认为马来亚华人具有文化上的不变性,认为华人很执著于保存本族的特性,而研究泰国华人的知名学者施坚雅(William Skinner)则认为泰华很易被同化入泰国社会,他甚至说(1960年代),顶多在4代的时间内泰华便会完全消失于泰国社会中。
泰国华人易被同化
何以在同一个东南亚地区,泰国华人易被同化,而马来亚华人(1940年代)又难于同化?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一般认为华人对佛教具有亲和性。尽管泰国的小乘佛教与中国的大乘佛教不尽相同,如中国和尚不吃肉,泰国和尚可吃肉。而华人对伊斯兰颇有敬而远之的态度。比方说,大马华人与印尼华人便很少改信伊斯兰。
此外,泰华被同化后被视为泰人也享有同等的公民地位,如泰国便有多位首相具有华人血统;可在大马与印尼,同一个国民中则有土著与非土著之分(印尼已在2006年废除这个区分)且表现在公共政策上。这种强制性的二分法在很大程度上使华人抗拒同化。
可见公共政策对同化与抗拒同化起著重大作用。有些更细微的研究认为虽然大体上泰华同化入泰国社会,但还不至于完全消失掉华人的族群特性,而是依然保有一定的文化上的华人认同,他们可能在不同环境下突出不同的一面。进而言之,泰华与泰人间的同化也具有一定的双向性而非直线与单向的。
深层地看泰人也有地区性的差异而非铁板一块,如中部、东北部、北部与南部的泰人皆有其特定的族群特性;同理,泰华本身也具有多样性,在不同地区与籍贯的华人对泰国也可能持有不尽相同的态度。
同理,大马华族也非铁板一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华族具有不同的主流认同倾向。1900-1940年代主要是侨民心态,也就是自认本身为旅居者而非马来亚的定居者;或迟或早得回归中国。因此,这时期的华族实质上多为华侨,具有落叶归根的心态。
至于土生海峡华人(峇峇)在1 9世纪末大约占了海峡华人的约10%,即9000多人。他们中有不少自视为英籍华人,即不否认自己是人种上的华人,但在政治上则认同本土,在文化上则实践巫华英三者混杂的文化生活,如在家中讲峇峇式马来语,在习俗上实践华人习俗。
另一类英校生则既非峇峇也非中国侨民而是政治上认同英殖民统治,但生活习俗依然保留著一定的华俗或华姓华名,他们也懂得本籍贯的方言或也可能懂华语华文。这类英校生令人联想到当代新加坡华人。
大马华人同质性高
新华人口有270多万,是新加坡的主体民族;因此没有同化问题,只是他们多具有自成一格的认同。在政治上是自认为新加坡人,在文化上则是中西高度混杂,有不少甚至是以英语英文为母语,也就是英语是他们的家庭用语和第一语言。一般上,祖籍观念也较淡薄。不过在种族上依然自认为华人或华族。他们是强烈的本土认同者。也较少认同困惑。毕竟新加坡是个独立的国家,而新华则是掌权者,他们拥有高度的自主自决权。
大马的主流华族则拥有与泰华新华或印尼华人不同的认同特性。本来华族中也有英校生与华校生的区别。一般来说英校生较不执著于华文教育或中华文化特性,他们著重是华族的实质权,如平等的政治公民权利,教育与经济机会等。只是随著英校在1970年代逐步消失,80后的华族中少有纯英校生,从而在文化与政治上强化了华族的同质性。
基本上,可以说80后的华族中,可能有高达90%至少受过6年华小教育或多或少具有华人情绪与更强的华族特性。其后果之一是华族在政治上的同一性与投票倾向有集中化趋势,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
从认同的角度来看,大马华族的政治认同无疑是很大马化的。此点也可从媒体的评论中一窥究竟。这些评论文章多高度集中评论国内政治动态较少论及他国。突显出议论本土政治是持久的热门课题,也反映出评论人与华族读者的心态与关注点。
从文化角度看,由于华族同质性的提高,关心华族生活方式,风俗,华文教育的热情也持久不减。华族虽热衷于本土化、大马化,但却坚持拒绝来自官方强制的同化政策,特别是对伊斯兰化持有很高的戒心。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会出现更多类型的认同或多重认同;而中国的复苏也难免会起一定的作用,比方说近年有人提起海外华人会否再中国化或大中华经济圈的课题。华人网络特别是商业网络更是热门课题,如世界华商大会。
无论如何,1950年代后,东南亚华人/华族在政治上的东南亚化已日趋巩固,不必把政治与文化、商业、宗教往来混为一谈,而宜以开明务实对待这个新变化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