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冠病毒一发不可收拾,从2020年开始,我们从中国武汉听到肺炎病毒侵略人类的消息,仿佛回到了2004年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爆发之际,然而许多人以为,这个病毒或者会严重一阵子,但不会影响人类一辈子。
如今这“一阵子”的以为,已经超越我们所能预计的危险性,全球确诊人数从当初在武汉几百个病例即开始封城,蔓延至10万、50万、100万、150万……新冠病毒以飞速的方式正在肆虐,全球确诊病例数字不断跳动上升,从2019年年底开始,这场疫情袭击多国,迄今已蔓延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无一幸免。
截至8月7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已突破19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71万例,这是多么让人恐慌的数据。看来病毒并没有打算让人类有喘气的空间,疫情在全球肆虐,而疫苗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已成为人类战胜疫情的关键。
在这场看不到敌人的战争中,我们感到彷徨无助,看不到未来,日子越久,我们仿佛适应了新冠世界后的新常态生活形式,出外戴口罩面罩,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社交距离,无论做什么前都要先洗手,飞行旅游似乎是上辈子的事情,连在一海之隔的新加坡工作的亲人及友人,要相见都难如登天。
笔者每天去学校载送孩子放学,看著这群在百年病毒下成长的孩子,疫情曾经让他们前所未有停课四个月,孩子们戴著口罩,与朋友保持距离,站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在管制下,这群本该活泼乱跳的孩子,每天上学都必须规规矩矩的只能坐在属于他们的座位上,我们感概,曾几何时,人类的生活变成如此不一样。
笔者在上个月撰写了一系列新冠病毒对社会及经济所构成的影响,每一名受访者、商家、企业家,尽管希望自己能对未来保持乐观,但一日没成功研发疫苗,每一个人都还是活得战战兢兢,消费者更没有信心,在采访过程中,每一个对未来的期许似乎都一样,那就是“希望疫苗早日成功研发”。
随著这一两个星期疫情在全球持续恶化及扩散,不少国家或地区如日本,澳洲,中国香港等几乎都面对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这促使人们对有效疫苗更加翘首以盼,然而医学界与科学界何尝不是用火箭的速度在研发新冠疫苗,甚至美国梅奥诊所疫苗研究部主任格雷戈里·波伦在之前就如此形容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急迫性与高风险,那就是“人类现在正在一边飞行一边造飞机”。
疫苗研发“不得不慢”
我们迫切希望疫苗成功研发,但不管需求多么迫切,出于人类的人身安全考虑,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还是“不得不慢”,不能跨越疫苗设计与生产的科学流程。疫苗研发却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需经历前期设计、动物实验和总计三期临床试验。根据病毒种类和采用技术路径不同,一般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才能上市。
而如今,新冠病毒前所未有的袭击人类,已经超越过去人类对病毒的抗战史,这主要是除了病毒变种猖獗,也可能是随著科技进步,我们的“移动性”比过去都来得多及频密,促使病毒的传播性更为快速,而现在科学医药领域专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依旧不深,缺乏全面的认识,如果真的能如同世界卫生组织期许新冠病毒疫苗有望18个月内“准备好”,这已是超越人类史上研发疫苗的速度了。
回溯过去的病毒史,疫苗的早期雏形是“牛痘接种术”,在18世纪诞生,疫苗就成为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坚实“保护盾”。从天花、麻疹、小儿麻痹症、肝炎、流感等曾肆虐全球的传染病,过去百年以来,都是通过疫苗接种得到了有效控制。
疫苗对人类在抗战病毒上一直扮演最有力的工具,但依旧还是很多人因对疫苗的无知而抗拒。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些父母,不给孩子打疫苗,认为疫苗是会破坏身体的自然抗体,一些相信自然疗法者希望身体可以自然对抗病毒,但需要了解的是,你的身体的免疫系统是否有能力识别及抵抗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传染病。
好比如流感,每一年都吞噬了不少人的生命,虽然已有疫苗控制,但很多人还是选择不打,因为担心“副作用”,但你知道吗,如果每一个人都在保护自己及家人社区情况下施打疫苗,越多人施打,就能筑起更大的保护网。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据估计,它们每年可预防多达300万人死亡,而新冠疫苗是未来的人类抗疫焦点,若可成功研发疫苗,就可以快速生产和分发疫苗,以保护尽可能多的人,而我们更希望,这些疫苗的施打是不分群众、种族、国家及贫富,在国家的赞助下,每一个人都必须强制性施打疫苗,让社区更为安全,有效保护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