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是个在1990年代盛行起来的概念,如在1993,大马已有一批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提出“天涯若比邻”(Global Neighborhood),运动联合国也提出了正式的全球治理与民主治理的主张。
之所以会有这些运动,主因在于,日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社会正面对著许多新的跨国界,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课题诸如南、北关系,生态失衡与环境恶化,人口迁移(特别是女性走私)、童工、难民、资源短缺(特别是淡水资源)、海洋开发与利用、毒品、爱滋病、传染病等。
这类课题与传统的战争与和平,区域冲突,殖民与去殖民化课题是不尽相同的。如气候变化便是个全球范围内的课题,而不是个别国家可以有效处理的。
同理,随著全球化的加速进展,全球范围内的政治与金融问题也日益盛行,而全球化的特点则是,它强化了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相互依存。
从好的方面言,它有助于强化不同国家间的共生共存的一体化。
从坏的方面言,则减少了多元性与国家的孤立性,以至若发生重大事件,则会冲击到全世界,如2008-09的美国欠贷危机与之后的欧债危机。
与此同时,应对危机的手段,也可能在不同地区发生或好或坏的冲击,如源自美国的量化宽松,便曾引发阿拉伯之春,及在新兴市场兴风作浪,如炒高房地产价格,而其退场时机,速度与幅度,也牵制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波动。显见,全球一体化加深了不同国家间的利害关系。
只是,由于国际关系依然是等级性的,大国强国与小国弱国间的权力关系较不平等;此外,各国基本上也受制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而使到全球课题难有效解决。以气候变化为例,一般的看法是,地球暖化(Warning),会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并没暖化,而是在凉化(Cooling)。不管是暖化或凉化,不同国家均各有其利害考虑。以暖化为例,俄罗斯与加拿大其实是欢迎暖化的,因为,冰层溶化,可增加其土地的可用性。可对赤道国家言,如新加坡,暖化则会淹没其部分领土。
就经贸关系言,虽然1995年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可近年来的总趋势则是,各国盛行搞双边贸易协议,或组成区域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或东盟的东盟共同体。
此类国家自利行为,举不胜举,诸如发达国家制定许多繁杂的规则,限制落后国的进口或是在移民政策上专挑精英,使很需要专才的落后国流失资本与人才。约言之,如同一国之内,尚需平衡特殊利益与一般利益一样,国际上,只得平衡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学中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国家与民族利益,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