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此在<大马华人文化的反思——民俗,还是文化?>(2014年8月27日)一文中论及文化和民俗混淆不清的问题,然而仍有未发之覆,现尝试申其意。民俗固为文化之一部分,且关系紧密,但亦有区别,不当混为一谈,尤其在马来西亚的情境中,如果不加辨析,将形成论述上的困扰,以致无法获致正确结论。
在众多相关的研究成果或评论文章中,不难发现如下极为熟悉的看法:“但是要如何传承文化,要如何推陈出新,如何在过往的经验中得到体悟?华商却无言以对。”“当今马华文化尚未建立一个自家的价值体系和整体结构,更尚未有一个与传统相对的现代化的价值系统。”;“事实上华社领导人不是完全没有朝这个方面努力,但由于不能真正心领神会文化建设本质。”上述的疑问实属正常,我们没有太多高层次的文化,如何推陈出新?如何心领神会?如何建立价值系统?许多我们认为是文化的事儿,其实是属于民俗的范畴。
文化必须要取得平衡
事实上,已有研究人员和文化评论人点出问题所在,如“独立前华人的文化思想属于小传统文化,主要是早期华社所表现的文化层面还是流于生活式的习俗文化,知识性的文化层面还未形成。”;“虽然这些文化价值观和形式,不属于高层次的中国文化,但它们却保存了华人传统的精髓,并构成了东南亚华族文化的主干……被华族移民不知不觉中保有下来。”但就此打住,无法往前更进一步的阐述,以致有上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最后,难免就会有如下的忧心“不过,应该指出,过分注重华人传统文化的表演和展示,可能使‘马来西亚化’的新华族文化趋于表面化和缺乏其真正内涵的危险。”
如果转个视角,从民俗的角度切入,就会有不同的风貌。民俗源自庶民日常生活,服务于草根群众,协调群众心理,有不少是群众在劳动时,或休闲时自娱娱人的内容,本来就具有强烈的草根性、群众性、表演性和娱乐性,本属下里巴人的小传统文化,自然无法以阳春白雪的大传统文化来规范和要求。
精致文化的养成,学术研究的重视无疑重要,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知识分子的学术文化圈,才有望出现能创造文化思潮的“创造性知识分子”。然而,在遭当权者打压,加上华社长期以来只重教育,轻忽学术的情况下,华人社会能持续保住固有的民俗文化,并有所创新,已经难能可贵,至于文化思潮的创发,恐怕不过是个“高贵的梦想”。
虽然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已经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培养汉学研究人员,目前也有不少大专院校开办中文系,但遗憾的是,马来西亚在国际汉学界仍然未能取得一席之地位,即是一个显例。在这方面任何的苛责,无疑都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也是缺乏认知的“不明就理”之反映。
文化思想的差异
试想想,一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思想史”该如何写?《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三册)》的前两章<独立前华人文化思想>和<独立后华人文化思想>,很好反映了这个窘境,同时也和本文论述主旨遥相呼应。前者的结论有二,一为继承小传统文化多于大传统,另一为社会和政治性高于文化性,通读全文,除了儒教复兴运动外,似乎没有太多文化思想内涵。后者更多讨论的是在国家机器的文化霸权之前,华人的心理,以及其应对策略,通篇充斥不少问号与疑惑,名之曰“战后华人忧患意识史”,或许更为妥贴。全文同样也没有太多文化思想内容。
近来,学术文化圈已经不似20世纪八九十年代般高谈阔论华人文化,各种极端言论、两线政治的激烈拉扯、经济压力瞬间提高,无疑都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但文化内涵的乏善可陈,导致议题缺席,难以为继,恐怕还是主要原因。华人社会是时候转换方向,带著温情与敬意往下看,如果仍然一味纠结在精致文化,恐怕仍然是“见山不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