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无薪老师的无悔付出,带领著边缘孩子前行,他们以耐心陪伴,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帮助孩子们走出创伤,掌握一技之长返回生活轨道。
城市关怀中心成立于2010年,目前收容了约60名边缘孩子,当中多数的少年曾遭遇不幸,或因家庭环境影响而心灵首创,正值青春期的他们,本应规划及绽放美好的人生,但却因思想及行为上的偏差误入歧途。
庆幸的是人间有爱,从事少年关怀及辅导的城市关怀中心创办人兼院长李凌利不离不弃、坚守中心的营运,带领著一班无悔付出的老师,让不少迷途羔羊认识自己,重拾人生道路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从创伤中成长,回到人生的正轨贡献社会。
李凌利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该中心目前开设的培训课程包括美发、烹饪、广告设计、理财与销售、音乐、网路应用等,招收的学员年龄介于13岁至18岁之间,主要是培训中心的孩子,老师们都是在没有领薪的情况下授课。
“我们创立至今是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维持营运,提供孩子们住宿、三餐、学习、载送及培训,一直以来都面对各种开支问题,因此老师们都是义务教导,当中也有不少义工协助。”
她坦言,任教老师面对每个不同少年就有不同的问题,由于案例是有增无减,该中心甚至已到了收生饱和的状态,单是去年与今年的人数增幅就达100%,从30名增至60名少年。
“但边缘少年是被社会忽略的一群,有别于弱势群体,如孤儿及老人院,因此几乎没有自动上门捐款的单位。”
她说,该中心不仅给予孩子们生活照料及心理辅导,也提供各种技职课程,从中培养孩子们一技之长,将来回到正轨贡献社会。
付出更多耐心
李凌利语重心长地表示,引导孩子们回到正轨是老师的职责,若不然这群孩子长大可能衍生更大的社会问题,虽然常年面对营运上的困难,但也幸好有著一班无私奉献的老师。
在城市关怀中心开办的美发院任教已有3年的詹实秋(25岁,美发老师),获得父母的支持,在兼顾美发事工作之馀,协助该中心传授美发的技术给有兴趣的学生。
詹实秋坦言,教导边缘少年比平常学生,相对付出的耐心要更多,这班孩子易怒也情绪化,上课时容易与同学产生摩擦及口角,所以教课时面对各层面的挑战。
他甚至曾经面对父母无理的控诉,因此感到沮丧甚至想过放弃,但孩子们的成长与贴心举动深深温暖著他,让他更加有信心继续执教。
他分享本身坚持教导的理念,惟有“坚定自己,自我提升”才能更有效及能耐的陪在孩子们身边, 协助孩子们成长及学习,否则难以坚持这份工作。
陪伴聊天 教导自我管理
陈佩珊(24岁,老师)负责营运城市关怀中心旗下开办的城市环保(CitiCare),过去一年,她协助及指导孩子们回收二手衣物及环保知识。
情绪处理最棘手
她透露,她在最危难徬徨的时刻受到李凌利的恩惠,得以走出过去的伤痛,因此决定留在中心协助这班孩子们,希望通过自身的经历,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
她接手管理城市环保至今,与孩子们相处融洽共同成长,通过管理的方式教导孩子们生活的日常。
她举例,从整理衣物开始,培养孩子们的耐心,从中也学会自我管理。
“我在带领这班孩子们时,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情绪的处理,我常常通过聊天的方式陪伴,让孩子说出心中的伤心与顾虑,从中纠正孩子们的错误与思维。”
走出阴影 学艺找到目标
陈美韵(17岁)因离家出走与堂姐吵架,堂姐将她交由城市关怀中心协助看护,在院长及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渐渐走出过去的悲伤及阴影,也在学习美发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她说,母亲因父亲吸毒和家暴离家,她和龙凤胎的弟弟记忆中并没有母亲的身影,由祖父母抚养。祖父母在他们读小学时相继离世,他们改由住在新山的堂姐负责监护。
她受访时坦言,由于心灵上的创伤,时常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曾经好玩的她也对自己没有信心,如今在城市关怀中心找寻到自己的目标。
她通过城市关怀中心老师的教导学习美发,确立未来明确的目标,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到韩国深造学习美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