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权,说的是两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中应受到平等对待,然而,无论在政经文教各领域中,领导层仍以男性居多,究竟女性是否能打破这一层无形的玻璃天花板?
玻璃天花板效应(Glass Ceiling Effect)原指欧美主流社会中,外来移民尤其亚洲人只能担任低层职务,或者做到相对高位后便再难晋升,无法进入核心决策层,就像玻璃天花板抬头可见,却难以突破。引伸到现在就是有名的“玻璃天花板”理论——由于性别差异,女性的职业选择和职务晋升被一层玻璃挡著,可望而不可及。
“玻璃天花板”一词曾出现在1986年《华尔街日报》的“企业女性”专栏中,用以描述女性试图晋升到企业或组织高层所面临的障碍。这里指的是女性并非因能力或经验不足而无法晋升到企业或组织高层。而是一些针对女性在升迁方面,社会似乎设下了一层无形的障碍。因此,当女性想顺著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慢慢往上攀升,就会发现在快要接近顶端时,自然而然感觉到一层看不见的障碍阻隔在她们之上,因此她们往往只能攀升到特定阶段就无法再继续晋升了。这样的情况就称为玻璃天花板效应。而这将女性隔离在职业生涯的底部,让她们沉积在那里,从事著支持性、辅助性的工作,从中可看见女性扮演服务、照顾性的传统家庭角色在职场上延伸。
摘除标签 能力会说话
你曾否想过,我们其实仍处在性别不平等的社会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2019年的彻底消除性别差距所需时间为99.5年,可见我们仍需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性别平等。这一期,就由3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谈谈她们对打破玻璃天花板的看法。
高呼男女平等多年,但社会上仍能发现明显的性别失衡,包括网络上曾流传的,排除男人后所剩无几的全球政治人物合照、被性别化及被攻击的女性等…《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2019年彻底消除性别差距所需的时间已缩短为99.5年,比起2018年的108年略有进步,但仍然揭示了在大多领域里,男性和女性难以在有生之年实现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对于建立强大、团结和具有风险抵御力的社会至关重要。对于企业而言,性别多元化也必不可少,能够帮助他们展示利益相关者理念这一指导原则。因此,世界经济论坛携手政商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加快行动,不断缩小性别差距。”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如此说道。
其实“榜样力量”有望激励女性走上领导职位,也可能推动女性工资上涨。2019年全球男女平等度排名前十的8个国家中,在女性政治权利增加的同时,也伴随著大量女性获得高级职位。对比2006至2019年的政治赋权情况就会发现,进入政治领域的女性越多,在劳动力市场上担任高级职位的女性也日益增多。
此次访问分别邀来亚航(Air Asia)飞机工程师黄琡雯、双威伟乐城购物中心(Sunway Velocity Mall)总经理潘瑞莲,以及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SM)光电工程高级讲师林讳琡,3人虽然身处不同领域,但不约而同地认为本地职场性别平等正逐步获得改善,玻璃天花板并不如想像中那么难以打破,只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打破这一层无形障碍便指日可待。
黄→黄琡雯 潘→潘瑞莲 林→林讳鑝
Q:在职场上,曾否因为性别而遭受不公待遇?
黄:入行13年,我在中六毕业后便投身航空公司,经过5年培训后才成功获得飞机工程师执照。早年入行时,许多航空公司的飞机师职位都不开放给女性,有说法指女性较为情绪化,不适合开飞机,加上我本身因近视的关系不符合成为飞机师的要求,只能选修飞机工程师课程。前公司确实有比较偏袒男同事的倾向,在升迁机会上通常会优先考虑男性,除非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女性才有升迁的机会。
潘:比28年前我刚步入社会时,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了。一开始,我从事销售及市场工作,虽然女性因心思细腻而在销售领域天生的优势,但也经常会遇上较为大男人的客户,不想与女性接洽,直接要求与我们的上级对话。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从旁观察,学习如何应对这一类的客户。
虽说我在前几家公司服务时,鲜少因性别而有差别对待,但一直都是执行者,鲜少有机会参与以男性为主的策划工作。后来获得到一家公司的邀约,认为参与策划能让自己学到更多,因此答应过档。加入后才发现老板是一个极为大男人主义的人,即便有份参与讨论,但老板永远坚持自己才是对的,甚至为我洗脑,要我认同他的做法。他仅对女性抱有这样的态度,在跟我商议时否决了我的所有建议,转身却乐得与其他男同事进行商讨。在他看来,女员工只要乖乖听话、负责执行所有工作就好,其馀的建议都是不可取的。后来因老板的态度让自己确定无法在这里有任何的进展加上健康因素,只能选择离开。
Q:身为女性,你在工作上是否比男性面临更多挑战?
潘:女性在销售及市场部比较占优势,但在我晋升到管理层后,情况就不同了。来到管理阶层,女性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在一众总经理当中,我是唯一的女性,大家一起面对更高阶层的上司时,能感受到他们对女性的能力抱有怀疑。
或许是男性在生理上声音比较大,且肢体语言有力,在呈堂时的给人的感觉比较有信服力。尤其当所有男经理的意见相同,他们便无法将我的意见听进去,且上司也较为容易被说服。后来我慢慢学会不在会议上与他们争执,在冲动的情况下硬碰硬会产生反效果,认为我一直在反驳。我会在冷静下来后再与老板相约洽谈,反而效果会更好。
林:或许是我在工作上并不曾遇到因性别导致的差别待遇,因此我并不认为女性有更大的挑战。
我来自材料工程背景,大学时期的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但进修硕、博士的则是男性较多。或许是早些年的人会认为女性念到大学已经很了不起,还是工作、嫁人比较实际吧。我的工作岗位中,女性与男性比例相等,部门总监也是女性,因此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在晋升机会、申请研究经费等都不会考虑性别,而是按你本身做了多少研究,刊登过多少篇研究论文、得过什么奖项等进作为考量。
黄:投身工程师领域的女性较少,在前公司任职时,我是唯一的女性;现任公司工程部职员的女性比例占了10%。在工作上,我们不会因为性别而备受优待,其他男同事也不会因此而特别谦让,或在工作上安排一些较为轻松的活儿给我们。大家一样需要下手修飞机,一起日晒雨淋地在停机坪上工作,满手沾满机械的油迹。当然,女性因体力因素,在培训和下手工作时需要付出比男性多2至3倍的努力,才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刚开始选择走这一条路时,家里也有一些反对的声浪,尤其我是独生女,父母舍不得我男人堆里工作,加上工作环境日晒雨淋,且需要一定的体力,生怕我应付不来。班上一样有一些质疑的声浪,但或许是自己输不起的心理使然,认定了自己的选择,就一定要完成。这不,我做到了!
Q:家庭会成为事业女性的局限吗?
潘:要兼顾家庭确实不易,但我发现,work life balance(工作与生活平衡)并不实际,work life integrate(工作与生活整合)反而更能起到作用。将工作剥离生活,只会令自己陷入矛盾,两头不到岸,因此将工作融入生活是最好的办法。
我的孩子可说是在商场长大的。早年在市场部时,我经常需要办活动,有时候孩子只能跟著我到商场,一起参与活动。当时的下班时间也不固定,因此会与先生协调接送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工作虽忙,但我会尽量安排时间回家与他们一起吃晚餐。晚餐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家庭时刻,大家会在饭桌上谈话,从中了解对方今天经历了什么。我和另一半的目标一致,都想稳固家庭经济基础,因此双方能互相体谅对方的忙,但一年内会尽量安排数次家庭旅行,让自己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你必须了解自己在每个阶段最重要的追求是什么,譬如年轻时期打拼事业、成家后把重心放在家庭。我曾为了要怀上孩子而暂停工作一年多,直到生下孩子,才回到职场继续打拼。我当时也担心待业一年对事业造成的影响,或许连累计下的人脉也必须重新经营。不料,在我生产后,前上司竟然邀请我到她任职的公司工作,因此在坐月期间便已经找到出路。不要以为放下事业就不能回到职场上,只要你能力足够,别人还是会看到你的。
Q:如何打破玻璃天花板?
林:虽然我本身不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但职场上确实有性别不平等的待遇。我认为,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你首先要做的是不理会旁人的眼光和话语,做好自己的本份,付出更多努力就能往上爬。有些时候身居高位的大老板并非有性别偏见的人,只是被一些人的夸大的言语和空头支票影响,当真正做事时却完成不了,而这就是你表现的时候。你也可坦诚与上司讨论,并提出看法,或许会得到改善。不过,如若情况已经严峻到自己完全无法忍受,寻找新去处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潘:成绩大于一切,只要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当初在另一家商场担任市场部主管时,我得知集团将开设另一家商场,需要有人来带领,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机会原属于另一个男主管,但他拒绝了,老板便问我是否有意过去。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虽然身边的人都建议我留下,以保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但权衡两者后,我认为这是我继续晋升的机会,接受了这份调动安排。调到全新岗位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才能完成,我从中学习了不少。因为能力受到肯定,去年我被调任管理面积比上一家商场大两倍的购物中心。我相信,只要保持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不时向上级请教,了解自己的弱点,并著重加强,一定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再者,现在年轻一辈并没有男女能力不同的概念,我想这样的不平等局面,将会随著新一代涌入职场而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