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有好些基本功。针对这些基础,就有好些书籍讨论,甚至教导人们如何运用。自大学一年级到博士班,这些基本功就不断地传授,其中分类、脉络和常识可说是这些基本功的一部分。
分类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把事物按照其属性进行分类。不论是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甚至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都属于分类。分类之中最常见的是二元分类法,也就是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在辩论赛时最为明显,把问题分为两类之后就可进行讨论。
德国学者韦伯(Marx Weber)把分类这事情说得很清楚。韦伯在分类法上最明显的贡献之一,是指出分类法分出的类型,只是所谓的理想型(ideal type)。理想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现实中所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参杂好几种理想型的属性。因此,虽然讨论事情时没办法不运用分类法,但是在运用分类法讨论事物时必须小心。
分类法中,二元分类法是一个非常简单、常常运用,实际上却非常粗糙且有许多漏洞的分类方式,因此必须非常小心使用。虽然辩论赛无可避免,但是在讨论现实世界的事物时,却造成许多问题。例如支持希盟的未必支持马哈迪,甚至反对马哈迪;例如反对希盟的,未必就是国阵支持者。
为了避免二元分类法的误用和滥用,因此把事物放入脉络来讨论非常重要。不论是学士班的菜鸟时期还是博士班的老鸟时期,老师们不断要求笔者必须把人事物放入它们所处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讨论。
例如讨论五四运动时,必须把这场运动放入一战结束后的和平会议内容、当时世界各地社会运动迭起,以及当时中国的局势与中国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熟悉等等脉络之下,才能明白五四运动为何会出现。例如如果不了解政府运作方式、政策制定的过程与困境、执法的现实情况与限制,以及时间和社会成本等所构成的脉络,就难以理解一些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为何会如此。
适用于日常生活中
这里所说的常识是指英文的common sense,也就是凭借直觉、理性与经验等所构成的判断能力与智慧。人们面对人事物时如何做判断,如何留下的记录,研究者又如何找出这些记录,就需要凭借常识。因此常识对研究者而言非常重要,这也是当学生时,老师们不断耳提面命的事情。即使毕了业,和他人讨论时也常常会听闻或提及常识的重要性。如果缺乏常识,会被资料给误导,甚至做出与真实情况相反的结论。
例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1910年代能够站稳脚跟并且飞黄腾达,成为中国华商最大的烟草公司(当时中国最大的烟草公司是属于外资的英美烟草公司),是有赖于许多欧美烟草公司在一战时暂停扩大新马市场,让南洋烟草有机会坐大。这些资料留存在当时的商业资讯中,必须带著常识去阅读,才可找出其中变化。又例如在当今许多争议中,一些意见忽略了当事人所处的脉络,以及人们在此情况下的各种反应与判断,进而做出奇怪的结论,这就是缺乏常识的结果。
分类、脉络与常识不限于学术研究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运用。可是,用得好不好就是另一回事了。笔者看到,面对一些争议时,人们不但使用粗糙的二分法来处理事情(事情往往不是对或错),也没把事情放回它所处的复杂脉络中去看,更没思考他们的见解和判断,是否符合常识。最近一些评论人在网络上掀起一连串骂战,更因政治立场不同而不断讨伐,让笔者对这些学术基本功有所思考,故作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