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伟伦半夜登神山等天气好转后,拍下的“月光下的夏季银河”,是得来不易的画面。他希望明年能够再到神山拍摄星空。

浩瀚宇宙、壮丽星空,对天文爱好者来说,即便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要不辞万里看上一眼。随著电子产品愈发先进,也基于讯息传播迅速,人们对天文现象的好奇更胜以往。39岁的陈伟伦自初中二拿起相机拍摄星空至今,资历超过20年,是本地知名的天文摄影爱好者。对他而言,对天象著迷,根本无需理由,“就像爱一个人一样,需要理由吗?也许有些人觉得需要,但更多人是说不出理由的。”

寻星,可以是很疯狂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的前一晚,陈伟伦还在看狮子座流行雨;迎接大学期末考时,他去了中国内蒙古参与天文交流会,“最远的一次是到美国西北部追日全食,那时候还为此和公司请了3个星期的无薪假。至于环境恶劣,则是有一次在夏威夷高山上的天文台,约海拔4200公尺处摄星,出现轻微的高山反应,头痛、思绪混乱,而且还一待3个晚上。不过,要说最恶劣,应该是在东马神山,那时请了一位山导,领著我在沙叶沙叶检查哨站(Sayat Sayat Check Point),没有暖气、休息的地方很简陋,偶尔还有老鼠出没。因为队友们都在沉睡中,我只好独个儿一步一步往上走。当时天气不佳,我在8公里处等候适合拍摄的时机,紧缩在睡袋中都感觉寒冷无比。还有一次,忘了是哪一年,为了观测一颗彗星,驱车到油棕园去,后来朋友知道了,说我还真不考虑安全问题,荒山野岭也敢一个人待著。”追星的岁月占据陈伟伦超过一半的人生,难忘的疯狂事迹,一匹布那么长,说起来滔滔不绝。

现时的陈伟伦在一家集成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担任系统硬体工程师,工作内容关于影像捕捉硬件,即是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的技术运用。关于是不是所有天文爱好者,最终都会想要掌握天文摄影技术,他这么说:“就像我们去旅行都会想要拍照留念,我想是同一种动机吧?天文观测需要进行观测记录,以前摄影记录门槛高,我们透过素描的方式,把望远镜里的情景画下来作为记录,后来有能力了,再转换为以摄影记录。”他续称,在自己的观点里,天文观测和天文摄影是可以被区分开来的,而自己两者都很享受。“不过,能亲眼看星空,还是比欣赏照片更赏心悦目。”他指,目前,本地较多人进行星空摄影,较少人能够体会目视观测的乐趣。“按照这样的说法,喜欢拍摄星空者,未必对天文观测有兴趣,而对天文观测有兴趣者不进行拍摄,有可能是因为还没掌握拍摄的技巧。”
他分享:“关于拍摄,当初觉得最神奇的一件事是,点点微弱的星光,竟然能够被拍摄下来。在还没真正有能力拍摄前,我都是透过描述和朋友分享,自己在星空里看见了什么。有了摄影的能力后,就可以记录下来,让朋友们也看看,这就是夜空里星星的模样。”

陈伟伦的寻星之旅不曾中断,他指自己的脑海里除了天文,还是天文。图摄于台北市立天文馆。
陈伟伦的寻星之旅不曾中断,他指自己的脑海里除了天文,还是天文。图摄于台北市立天文馆。

Q.今年的天文现象似乎特别多,是我们刚好有空留意,还是果真如此?据知,每年都有重要的天象,那会不会有某些年份奇观特别多,让天文爱好者在那一年疲于奔命?

答:现今的网络媒体包罗万象,许多网络农场也开始报导天文现象,所以我们就不知不觉接收到很多相关信息。但,必须强调的是,不是每一个网页提供的天文资讯都是正确的,而且大多不够全面,很多时候会误导读者。

事实上,天文现象每年都有,只是从前大部分网络媒体/网页农场没想到要去报导。符合大众口味的天文现象如流星雨,基本上每年都重复发生;粉红满月、最大的满月,其实每年都会出现,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天文方面的知识,一旦媒体报导,就会感觉好像近来特别多。而重要天象每年都有,特定年份特别多,是有可能的。对天文爱好者来说,今年就似乎比较热闹,早前就有比较亮的彗星,只是后来没有达到预期的亮度,令全球很多天文爱好者失望。

步入6月份,对比较专业的爱好者来说,确实有很多天象可以追踪,例如早前有半影月偏食、金星内合(距离太阳的视角最靠近)时观测金星大气形成的光环、夏至日偏食等,光是6月就有3个天文现象了。接下来的火星冲、土星合木星(两者几乎可以在同个望远镜视场中观测到),都是今年的重头戏。这样说来,又好像真的会疲于奔命(哈)。

从印尼婆罗摩山眺望塞梅鲁火山,拍摄时有颗火流星划过,点缀了照片。
从印尼婆罗摩山眺望塞梅鲁火山,拍摄时有颗火流星划过,点缀了照片。

懂得辨识,星空之美一直都在

社交平台发达,人们对能轻易被拍摄下来的天文现象开始感兴趣,陈伟伦直言:“绝对是好事!但,喜欢摄影的人都知道,要拍摄到好作品,一定要尽可能去了解拍摄目标的特性。现在人手一机,摄像功能强大,所以只要有一定的天文知识,天气又良好,随时都能记录下星空之美。”他指,只要想拍某种天文景观或现象,自然会先做功课,无形中就会吸收相关的天文知识,接著再把经验分享出去,久而久之,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对天文感兴趣。

事实上,本地不少中学都有组织天文社,但本地的天文知识水平仍落后于其他国家,爱好者的圈子似乎也难以像其他爱好如音乐、摄影、烘焙等社群迅速扩大。陈伟伦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得让人们的思维从习惯掌控到接受观测过程,“音乐、摄影、烘培,这些爱好的共同点是我们能自己‘创造’,而且可以掌控时间。天文就有些不一样了,是一种观测行为,在触摸不到观测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很多的观察分析。从地球仰望天空,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天气问题。大马是得天独厚的国家,天然资源丰富,雨水量也充足,所以天空中常有云层出现,而这些云层会阻挡我们的视线。”

将手机套在望远镜上所拍摄到的仙女座大星系。
将手机套在望远镜上所拍摄到的仙女座大星系。

他接著说:“所以你会留意到,在雨量充足的国度,基本上对天文教育的重视会比较少,除非治理国家的掌权者本身对天文有兴趣,又或者那个国家本身就有悠久的天文历史背景。东南亚有两个国家属于这一类,泰国先王是天文爱好者,所以泰国天文领域发展蓬勃,几乎每个州县都有天文教育中心。印尼的天文学则在1920年代开始,由当时的荷兰人带入,天文研究从此开始萌芽,奠定了天文研究的历史风气。”

总归而言,大马的天气导致等待的时间长,能够实际观测的时间少,让许多人意兴阑珊,慢慢地也就放弃了,但陈伟伦也不忘补充:“近几年算是有所进步,我们开始看见很多人每个月都去拍摄星空,尤其夏季银河在晚间能看见的时候。所以风气算是有了。”

许多人认为天文活动门槛高,需要投入大笔资金才能参与其中,陈伟伦试著说明:“星空一直在那,我们基本上是不必花费一分一毫就能享受到,前提是要学习如何辨认,当我们看懂了,用肉眼所看见的星空才是最美的,那还有购买器材的必要吗?人们最爱看的两大天文现象——北极光及流星雨,都不需要设备,肉眼就能欣赏。只有我们想把它记录下来才需要设备,又或是想要观测星空中又小又暗的目标,才需要借助望远镜。”

日全食发生时会看见的钻石环,陈伟伦笑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戒指吧。”
日全食发生时会看见的钻石环,陈伟伦笑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戒指吧。”

他指,天文爱好上所需的望远镜,其实不比一般的摄影器材贵,只是这些设备只供业馀使用,且一年之中派得上用场的时候屈指可数,所以即便价格不贵,人们也会有感不值。

心存一片星空 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小学级任老师的一句“这是你唯一感兴趣的东西”,推动陈伟伦往天文领域深研,他说:“儿童时期是我们开始对世界感到好奇的时候,只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资讯,对的鼓励和支持,就能让他朝著那个领域发展。”他分享,也许是与生俱来对空间科学感兴趣,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播放的一部外太空电影,才开场不到10分钟,外公就对母亲说这孩子对这方面实在很感兴趣,“外公注意到我目不转睛地盯著电影里的太空船,当时我脑袋里想的是,为什么太空船的外观设计都大同小异这类的问题。”他笑称:“小时候,觉得自己能懂得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的知识,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天空里繁星点点,竟然能有方法去理解它,那是多奇妙的事情啊。”

2018年1月31日,陈伟伦(左)与友人成功在泰国观测蓝月月全食后合影。当晚,3个天文奇景同时发生:蓝月、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将当晚的奇景命名为“超级蓝色血月”(Super Blue Blood Moon)。
2018年1月31日,陈伟伦(左)与友人成功在泰国观测蓝月月全食后合影。当晚,3个天文奇景同时发生:蓝月、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将当晚的奇景命名为“超级蓝色血月”(Super Blue Blood Moon)。

工作以外,陈伟伦也经常到巴生兴华中学和天文学会及对天文有兴趣的同学进行相关活动,分享天文知识。他目前也是寻星天文学会的副会长,业馀时间则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到处观星摄星。然而,他一直是抱著被动心态,一般只是配合他人,并不主动影响身边人,“其实想做的,不是让更多人成为天文爱好者,而是希望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片星空,让这片心中的星空,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比方说,近几年因为越来越多人有兴趣拍摄夏季银河的照片,大家开始注意到晚间的城市灯光是一种污染,不单是影响星空拍摄,也影响整个自然生态作息。若意识到光污染的人当中,有从事灯光设计的,那这人就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抱著内心对大自然的憧憬,在未来设计出减少光污染的灯源。这样,世界就变得更美好了,不是吗?”

学会细心观测、小心求证

浩瀚星空教会陈伟伦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学习观察、接受、感受,再转变、适应与突破,他忆述:“我第一次参与回教徒的新月观测活动时,自以为天文观测技巧了得,在活动现场一直讲出自己的观点,应该如何操作设备进行观测等。当时的观测员并没有恼羞成怒,而且还脸带笑容地说,你自己再观察一下就明白了。我在观察的过程中,接受了他们的方式,并根据他们的方式进行观测,结果发现他们的方式没有不妥,而且是当时最佳的方式。”他接著说:“所以我一直觉得,向在籍学生推广天文教育,其实就是要他们学会细心观测、大胆假设及小心求证。而且在天文观测活动中,往往需要架设仪器,根据地球自转进行设备调试,在这个过程中,能让他们体会到,不是什么事情人类都能一手掌控,必须遵从规则,才能从中求变,找到出路。换句话说,就是将心比心,别一味以自己的尺度去衡量他人的世界。”

缅甸蒲甘日环食串像。这张照片除了荣登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每日一天文图》网站,也被美国《Astronomy》杂志选为2010年100张值得一看的天文照片。
缅甸蒲甘日环食串像。这张照片除了荣登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每日一天文图》网站,也被美国《Astronomy》杂志选为2010年100张值得一看的天文照片。

寻星之路没有尽头,陈伟伦只希望自己能总是有时间仰望星空,让自己的心也随著放空,他打趣道:“也希望懂得欣赏星空的人越来越多,那我就不用去想要去哪里观星摄星,等人约我就好了。”他希望看见孩子们对星空充满好奇,“也希望懂得星空之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因为这分懂得而做点什么,让世界更美好。”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上海女子赴瑞士安乐死 父亲:不接受也要接受 年轻人定要爱惜生命

阅读全文
张玲遭禁锢在村屋内。

5旬汉囚禁施暴女大生5年 妻女助兽夫“追生儿子”

阅读全文
消拯员积极朝阿丽娜广场礼堂顶棚灌水。(图由消拯局提供)

租用市议会礼堂庆生 宾客玩烟花玩出火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希望驾国产车别来” 男子嫌B40拉低高档商场素质

阅读全文

李强感动安华访华

阅读全文

美国总统选举前夕 多州严防选后暴力事件

阅读全文
3个孩子是陈茹娜的心头宝,她表示自己患癌后,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把孩子教好,这样她万一走了也可以安心。孩子经历母亲患癌也变得很懂事,让她很欣慰。

肿瘤切了方知罹癌 活下去,把孩子教好

人物访

一般人患癌大多是察觉身体异样、检查后确诊、再进行手术及治疗;而陈茹娜却与别人相反,在不知自己患癌的情况下就切除了肿瘤,之...

阅读全文

戏偶活起来 雷志伦走出偶艺教育之路

人物访

现代娱乐方式多不胜数,似是旧时代产物的戏偶和偶剧却没有因此被淘汰,反之偶艺协会和偶艺节陆续创立、举办。雷志伦2003年成...

阅读全文

蔡秋诗 10年烘培日常

人物访

育有3名孩子的蔡秋诗,10年前放下工程师专业回归家庭,后醉心于烘焙,多年来累积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追随者。去年9月,她出...

阅读全文
MISHU为提供数码公司秘书服务的线上平台,致力打造新颖的数码商业生态环境,由此减低对自然环境的伤害,提倡无纸化的绿化理念。

【极客】MISHU 数码公司秘书助创业

人物访

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曾有创业的心愿,想成立新公司、经营属于自己的业务,除了需要制定定位、产品和服务,开业前需准备的文件和注册...

阅读全文

消除恐惧 人蜂共存 江彩燕助蜜蜂挪窝

人物访

已经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到,蜜蜂在维持生态平衡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当它们举家迁徙,要和人类分享空间时,大部分人会选择将它们一举...

阅读全文

陈丽美因妹妹学手语 倾尽一生为聋哑人服务

人物访

行动管制期间在家无所事事,是否会打开电视观看时事新闻或关注记者会,跟进最新资讯与消息,那你会不会也不时被画面中右下框的这...

阅读全文

防护补给缝纫班 叶晓由:让生活技能发挥作用

人物访

曾任职媒体业,后转任缝纫课室Maker's Habitat的导师,叶晓由(Yusa Yap)与该课室的创办人黄晶晶,联手...

阅读全文
叶沁颖说:“有颖颖的地方就有爱!要打败病魔!”虽然治疗让她疼痛疲累,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总是笑脸迎人,是个贴心的孩子。

继承父母的正能量与坚强 3岁女孩勇敢抗癌

人物访

“有一次我一个人哭,可是我很勇敢。”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叶沁颖微笑地对父亲说。去年10月,年仅3岁的她确诊血癌,至今吞下了...

阅读全文

留守在家不沉闷 听Kim Sir讲故事

人物访

这个年代的孩子还听故事吗?人称“Kim Sir”的陈龙金走遍全马,给孩子们讲故事,并与家长们分享说故事的心得。来自槟城的...

阅读全文
叶美莺回想过去丈夫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她满心感动,也很感恩。

为母亲也为女儿 母爱支撑,击退乳癌

人物访

有句话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叶美莺在怀孕后期确诊患上乳癌,为了不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也希望能陪伴女儿长大,心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