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5日,以“空气污染”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表示,空气污染每年夺走700万人的生命,影响儿童的发育。许多空气污染物还会导致全球变暖,加剧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
这番话对眼下的柔佛巴西古当,犹如当头棒喝。巴西古当今年可说祸不单行,才因3月初的毒废料污染金金河,散发有毒气体事件,导致数千人身体不适,并迫使超过百所中小学停课,如今不到3个月,再度出现学生集体呼吸困难及呕吐症状。
此次的空气污染公害,是来自新的污染源头?还是与第一次事件有关联?会否是有关方面在第一次清理行动中,没有妥善的处理或疏忽有关?这一切疑问,还有待当局查明真相,给民众一个交待。
尤其为何巴西古当会持续不断出现空气污染的事件?这是否是地方发展,工业化过程中,要付出的社会代价?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空气污染会否进一步的蔓延到附近的地区?
以目前的科技及技术,要查出污染源头,解决问题,并不会很难。难的在于,如何防范类似的公害不断的重演,尤其执法单位有没有强大的监督及执法力度,甚至政治人物有没有政治意愿,去解决及克服这些问题。譬如,当局尤其是州政府,不只要整治“罪魁祸首”,杜绝污染的源头,也需从政策著手,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上“改朝换代”,把人文、环保因素考量在内。
尽管,希盟在509执政中央后,提出多项环保措施,如积极的推行减塑、打击洋垃圾进口,然而,在莱纳斯稀土处理课题上,展现了其经济挂帅、政治权宜的一面;而金金河的事件,也突出当局的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的事实。
因此,巴西古当事件不只是地方上的空气污染,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尤其是当局,在环境生态保护上的惰性,只有等到问题发生,甚至严重后,才来采取补救行动的思维。只要这样的思维一天不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素质、健康,永远就须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