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债高筑之际,为回应一些民众提出的捐款救国,希盟政府设立的大马希望基金,不到24小时内,就超过了700万令吉,反映了当下马来西亚人的爱国情操,就如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1961年就职演说时的名言:“不要问国家可以为你做什么,你应该要问自己可以为国家做什么。”
尽管,希盟领袖与主流的经济机构或学者对国债定义有所分歧,如1兆国债数据,是否应包括政府为官联公司、大型工程担保的债务,以及在公私伙伴(PPP)合约下支付的款项?
但一项不能否认的事实,我国面对著巨额的债务,而要解决这日益恶化的债务,首先就应厘清,哪一些是债务,哪一些是开支,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显然,驾驭著高涨民意的希盟政府,成功让大部分国人团结在国债高筑旗帜下,为国家做出贡献,也加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及热情。
但就如一些论者所指出,政府虽然表明,会透明处理民众捐出的每一分钱,确保不会滥用,可这些筹获的款项,最终如何分配及运用,是民众不能不关注的,尤其别被爱国主义蒙蔽双眼。
更重要的是,希盟政府上台后虽取消多项大型的工程如隆新高铁、第3捷运,也承诺检讨东铁计划,但往后如何落实公开招标政府合约及承包工程,如何更公平的分配社会的资源及财富,成了新政府的挑战。
在精简行政体制上,希盟虽终止那些在前朝政治委任下的合约员工,撙节改善财政收支结构,部长也以身作则,扣薪共赴时艰,但政府也表明,依然会在开斋节前,派发花红给全国160万名公务员,显然的这无助于新政府节流的努力。尤其国债高筑除了前朝的贪污腐败行为外,也与我国日益庞大臃肿的官僚体制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