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风雨,可把稻农用血汗种出来的稻田毁于一旦;久久不下雨,稻田水不足,稻米也受影响。无论是太多雨,还是太少雨,稻农都不好过。无奈的是,此乃气候变迁下越来越频密发生的现象。
2017年11月,槟城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水灾之一,12小时的暴风雨摧毁了槟州逾七成,即9689公顷的稻田。
由槟州绿色机构出版的《气候变迁对槟州的冲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稻田也受到干旱事件的威胁。之前,在发生干旱时,槟城就停止给予农业的灌溉,以优先给住家用户。
“2020年初,槟城800位稻农拥有的1600公顷稻田缺乏灌溉水,减慢了稻米的成长过程。”
《报告》指出,种植稻米高度依赖温度、降雨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阳光辐射。温度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如发芽和叶子成长。
“稻米实质上是一种耗水量大的植物,易受水循环变化的影响,因此,干旱和水灾事件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截至2016年,槟州约有1万2782公顷稻田,主要位于威省,而槟城的米自足率为63%。
槟州近年来出现许多极端的气候事件,而稻米种植区也无法幸免。2017年11月发生的大水灾中,12小时的暴风雨就摧毁了9689公顷的稻田。
虽然我国现有的稻米品种有高产量,但许多品种仍不耐旱或缺乏对常见病虫害的抵抗力。
气候变迁也提高了农业疾病和虫害的风险,但我国却缺乏能抵御虫害和疾病的稻米品种。气候变迁为细菌和真菌病原体提供了更长的繁殖时间,提高繁殖率及降低因季节性而自然控制这些病原体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传染疾病的可能性。
同样地,一些昆虫在较高气温下以更快的速度繁殖,生长期也较长,也进一步损坏农作物产量。
海平面上升也会影响低洼地区的稻田地,而威省多数稻田地正面对这高风险,并可能在2050年被淹没。
槟州未来的农业产量也预计会减少。根据一研究显示,槟州农民的收入将在2020年至2029年减少67%,2050年至2059年减少88%。另一个模拟研究显示,若气温提高摄氏两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83ppm(百万分之383),那稻米种植业每年预计损失1亿6253万令吉。
水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等影响渔业
《报告》指出,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消费国之一,因为每人平均每年食用57公斤的鱼,比全球人均食用20.3公斤多出近乎两倍。
“2016年时,海洋捕捞的鱼,水产养殖渔业和内陆渔业对分别占了槟州鱼产量的65.3%、34.6%和0.05%。”
一些变化如海洋温度上升、会对海洋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而槟州的海洋温度从1985年至2014年期间,提高了约摄氏1.1度。
海水温度的变化和升高将影响鱼类的分布,因为鱼类会迁移寻找温度更合适的水域。因此,大马有些地区的鱼量会增加,有些区域则减少。
珊瑚白化则是另一个课题,槟岛附近的葫芦岛西南方,有很多珊瑚,也成为许多鱼的繁殖地,但海温度上升导致珊瑚白化,减少了鱼产量和鱼获。
水温升高,加上过多的养分污染,繁殖了更多有害藻类,导致氧气消耗和释放毒素,造成鱼类死亡。 举例,2020年5月,槟城和霹雳的养殖场就因出现大量旋沟藻(Cochlodinium)而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温度变化及降雨量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业。举例,2015年的厄尔尼诺(El Nino)影响了槟州的水产养殖业,而养虾场也受到了水分层(water stratification)的影响。
除了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气候变迁也影响了渔业活动,极端天气导致出海更危险,而槟州多数渔民只拥有小船,无法在大风浪时出海捕鱼,因此鱼获也减少。
沿海一带的水产养殖业也会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暴风雨影响,如养鱼设施被损坏。
气温太热影响家禽和肉蛋
《报告》指出,畜牧业也会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如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热应激(heat stress)、淡水供应、牲畜疾病,遗传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在畜牧饲料方面,我国的的家禽和猪肉生产高度依赖进口玉米和大豆。如果出现任何全球性冲突或供应问题,我国的牲畜饲料供应可能会受到干扰。
与农作物和渔业相似,畜牧生产也可能受到气候变迁的不利影响。2017年,在暴风雨引发的大规模水灾中,就有40位牲畜饲养者蒙受了约40万令吉的损失。
像人类一样,牲畜也会遭受热应激。猪和家禽大多被关在传统的养殖区里。 随著热带地区的温度升高,那些高度密集的养殖区就提高了热应激的风险,从而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最终,肉和蛋的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暴露在热应激下的鸡的蛋白质含量较低,而脂肪含量较高。
延伸阅读: